肖应杰:建筑废弃物产业化亟需顶层设计

肖应杰:建筑废弃物产业化亟需顶层设计

所有建筑物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无论多么坚固的建筑物,终有废弃的一天。如何处置越来越多的建筑废弃物,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难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建筑大国,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建筑材料开采量越来越大,建筑废弃物越来越多。仅2015年全国即产生建筑废弃物24亿吨,占城市垃圾总量40%。预计到2020年将产生建筑废弃物50亿吨,比现在增加一倍以上。这样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无论露天堆放,埋入地下,沉入水底,都将占用宝贵的空间,对空气、土壤、水质产生严重的污染。如何应对建筑资源大量消耗和建筑废弃物迅速增长的双重挑战,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紧迫任务。

应对这个挑战,根本途径是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即通过科技创新,将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转化为新型的建筑资源。

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置技术在示范点上遥遥领先,在面上的应用程度却远远滞后。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废弃建筑物资源化率至少在70%以上,有的达90%。我国尚不足5%。巨大的差距,正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果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不仅可以产生大量的新型建材,每年还可减少开采15亿吨砂石,可省电16.8亿度,省油1.69亿吨,每年可降低碳排放量5亿吨以上,还可减少空气中大量的pm2.5细颗粒物。这项新兴的产业,每年可创造一万亿元以上的价值。无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在调研中深感,我们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置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沿袭老路,致使建筑资源越采越少,废弃物越积越多,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导致恶性循环。一种是开拓新路,将建筑废弃物转化为新型建筑资源,建筑业发展越快,新型资源越多,环境越来越好,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这是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抉择。

这条新路能不能迅速向前推进,我们认为是完全可能的。其一,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我国工业化的振兴,城镇化的崛起,农村奔小康的推进,都需要加快发展建筑业,需要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其二,具有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201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拥有51家成员单位。包括相关的优势企业,尖端科研单位,著名大专院校。这些单位密切协作,优势互补,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关键设备国产化。几年来集成500余项专利和专用技术,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以联盟为依托,可建成将建筑废弃物转化为新型建材的标准化工厂,打造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其三,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产品附加值、投资回报率都较高,不少有实力的企业愿意投资建厂。这些缘由将促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成为我国一项新兴的具有较大规模和效益的产业。

推进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当务之急和根本之计是抓紧进行顶层整体设计。规定明确的奋斗目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实施切实的组织保障。

我们认为,奋斗目标应是三个100%:5—10年内,全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达到100%,处置过程中环保达标率达到100%,终端产品市场化率达到100%。使我们这样的泱泱大国成为一个没有建筑垃圾的国家,超越发达国家的水平。

实现上述宏伟目标,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采取有效的过硬的举措。

举措之一,确立明确的责任主体,负责整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的规划、实施、监督。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涉及的地域广泛,领域繁多,包括发改委、住建、环保、工信、交通、财政、金融等诸多部门。如果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形成统一的整体,协同配合,有效联动。建议设立强有力的办事机构,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实行问责制,依托联盟等行业组织,统筹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首先要主持制定全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总体规划方案,包括奋斗目标和关键举措,经国务院审定,在全国严格实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