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民国大学教育称得上“盛景”吗?

王学斌:民国大学教育称得上“盛景”吗?

在近年来的所谓“民国热”中,对民国大学的教育状况的评价,存在一个倾向:民国大学已渐被建构成一种“学术盛景”。如有人称民国是中国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政府尊师重道、大学教师待遇优渥、学术成就极高,甚至以此来对比当今的大学教育。其实若拂去那层“一厢情愿”的心理包装与人为建构,民国大学教育的真实情形未必会令人满意。

“教授治校”为何戛然而止

北京大学是北方高校中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也是北京政府统治时期唯一隶属于教育部的大学,堪称民国新式教育理念的“实验田”。自1917年始,蔡元培执掌北大,力推“教授治校”模式,时任文科教授的沈尹默也向他提议:“与其集大权于一身,不如把大权交给教授,教授治校,这样,将来即使您走了,学校也不会乱。”蔡元培先后主持制定了《北京大学各科教授会组织法》《国立北京大学内部组织试行章程》等一系列具体规定,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不惟如此,蔡在北大还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 使师生之间、教职员之间无隔膜,没等级差别。蔡曾在出国话别会上说:“现在校中组织很周密, 职员办事很能和衷, 职员与学生间也都有开诚布公。”这种“集思广益、开诚布公”的民主氛围, 既是拜“教授治校”模式所赐,又利于该模式推行。正因蔡氏的实践颇见成效,引起各大学纷纷效仿。清华设立校级教授委员会,东南大学确立教授会制度,复旦大学成立由教授主导的“行政院”,名称不同,实质皆较为接近。教授治校,自然形成一股抵御行政权力干预的力量。

不过为何这看似良好的模式数年后却戛然而止?其中关键原因便是该模式与中国实情多有扞格不入之处,终陷入困局。真正实现教授治校,需要政府、校长、教授、学生等群体协力合作,其中政府与校长的态度尤为重要。当获得政府认可的校长与教授们步调一致时,教授治校便可以起码在表面上实行起来,否则将陷入困局(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国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人治”的色彩)。1930年底,被视为蔡元培得意门生的蒋梦麟卸任教育部长,再次掌舵北大,公开提出“校长治校、教授治学、职员治事、学生求学”的办学方针,“教授治校”的潮流就此退却。其实,他国再好的教育理念,都面临一个与本国实情相接榫的问题。

大学教师待遇一直优渥吗?

极其出人意料且令人十分尴尬的是,作为部属重点大学,北大居然常常闹钱荒,根子就在教育部。彼时教育部可谓典型的弱势部门,经费短缺是家常便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大自然跟着受穷。上世纪20年代,很多北大教授、学生赴政府抗议示威,并非次次都秉持什么“崇高的主义”,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吃饭问题。更加窘迫的是,因为囊中羞涩,教育部不时拖欠北大的电费与水费,导致学校随时面临断电之虞,且游泳池常年没有水。到了1926年,连教授们的工资发放,北大都已不能保证。比如青年教师顾颉刚此时之窘境,真称得上是山穷水尽。这一年其“在两个多月之中只领到一个月的一成五厘,而且不知道再领几成时要在哪一月。友朋相见,大家只有皱眉嗟叹,或者竟要泪随声下!”迫于无奈,顾氏只好南下厦门,改换门庭谋生。蒋梦麟在《西潮》里也说:教授“通常两三个月才拿到半个月的薪水。他们如果示威,通常就可以从教育部挤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薪水”。

有财政不景气的部,当然也有殷实有余的部。比如当时外交部、交通部便油水颇大。清华大学隶属外交部,不仅学校经费充裕,可以堪称“任性”地挖其他名校墙脚,延揽人才,而且教师、学生出国深造机会也是多多,故很受时人青睐。民国上海滩有句时髦语,叫做“金饭碗、银饭碗、铁饭碗”。“金饭碗”指银行,“银饭碗”指海关,“铁饭碗”则指交通部。该部负责兴修铁路,自然财大气粗,其下属的交通大学亦惹人艳羡。首先,交大特别强调英文教育,课本一水儿的外文理工科教材;其次,校长唐文治胸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注重保存发扬传统文化。中西学问皆不偏废,且不愁银子问题,交大自然成为许多江浙师生的首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