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众所周知,央企被称作“共和国长子”,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如果长子不强,支柱不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也正因为如此,如何让央企从大而不强转向既大又强、强胜于大,就成了下一步央企改革和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成为衡量国企改革成效与结构调整效率的主要标准。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央企“瘦身健体”,无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央企来说,规模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和枷锁,成为其增强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的桎梏。不仅如此,还对其他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形成了障碍,对控制债务风险、减少债务违约带来了巨大压力。必须通过改革,解决央企大而不强、风险隐患严重、运行效率不高、适应市场能力不强、发展内在动力不够、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使央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央企瘦身健体,最关键的还是要扔掉“奶瓶”,轻装上阵,谋壮图强,不要依赖政策的扶持,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唯有如此,瘦身才有原动力。但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力,需要改革的过程,更需要紧迫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