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友情,推动沿线各国文化融合发展,把“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引向深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坚持文化兴路,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第一,弘扬丝路精神,坚持文化多元共生,不断拓展和强化文化认同和思想共识,努力锻造“一带一路”建设的精神纽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等、文化信仰和社会习俗各异,要把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建设主体协同起来,就要努力建立起相互联系的精神纽带。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文化多元共生,在维护各自的文化权益中实现共同发展,从而凝聚起“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力量。
其一,坚持自主发展,积极树立主导交流与合作的文化主体。文化交流与合作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源之间,只要存在不同的文化源就存在交流与合作的可能。但要实现文化交流与合作,必须首先保持各自的自主性。对沿线各国来说,保持自主性,一方面要求文化交流合作主体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求文化交流合作主体保持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保持自己的独立眼光,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而不失自己文化的特性。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都有对自身文化的定位和认同,只有在文化交流合作中合理把握和体现主体性,才能获得文化交流合作赖以形成的牢固基础。
其二,坚持尊重差异,推动形成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正确理念。丝绸之路沿线是一个文化多元共生的广阔区域。承认这个现实,就要承认沿线各国文化的相互差异。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上,我们只有尊重沿线文化的多样性,做到包容互鉴,才能不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发展。
此外,还要坚持平等对话,努力确立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方式;坚持共建共享,不断汇聚推动文化共同繁荣的强大力量。在新丝绸之路文化建设中,沿线各国只有加强合作、相互支持、互信互助,才能实现共赢;只有实现共赢,新丝绸之路文化建设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要注重集思广益,无论是在合作思路还是在合作方式上,充分发挥双方或各方的智慧和创意,以共同的力量来推进和实现文化合作和共建。要以文化合作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各自的文化优势和潜能,共同推动跨文化项目的策划和建设。要认真研究沿线各国和各族人民的文化习惯和文化需求,把握文化交流的频度和热度,通过双向交流让沿线各族人民共享彼此的文化成果,建设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的文化家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