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卡,让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通道更通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让科技成果转化的“三级跳”更顺畅,就要坚决破除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的诸多体制机制关卡!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此次修法下放了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规定科技成果收益留归科研单位,大幅提高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用法律武器为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有法律,还得有可操作的细则。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着力破除法律实施中的“肠梗阻”,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制度和操作办法。
有细则更有行动。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科技部会同18个部门制定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部署了8个方面的26项重点任务。
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这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三部曲”,将加快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让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通道更通畅。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日益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随着科技创新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创新点火系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关卡的破除,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发展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跃升转变的历史新阶段,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少数领域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专利授权数为171.8万件,比2012年增长36.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35.9万件,比2012年增长65.5%;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为20.9%,比2012年提高3.6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共受理《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30548件,从2013年起连续两年排名位居世界第三位。专利的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和国际排位的提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科技产出能力、水平和效益日渐提高。
人是创新的核心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科技队伍茁壮成长,结构明显优化,量质同步提升。目前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随着改革的深化,科研领域长期存在的“重物轻人”现象正在改变,广大科技人员必将焕发出蓬勃旺盛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
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日益增强。TD—LTE产业链日趋成熟,2015年末4G用户数超过3.8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ARJ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交付运营;油气开发专项再造一个西部大庆;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4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只要我们砥砺前行、奋勇攀登,科技创新一定会迸发出更强劲、更持久的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