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人民军队忠于党,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个印刻在人民军队灵魂深处的鲜明标记,穿越历史的烽烟始终熠熠生辉,昭示着我们的初心。我们不能走着走着就忘记从哪里出发,忘记为什么出发。
今天,在改革强军的大背景下,对党忠诚就要带头把自己的理想、激情融入强军梦,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乃至生命,无怨无悔贡献给改革强军的伟大事业。对党忠诚,当下首先接受检验的就是:是否积极投身改革、坚决服从大局,是否勇担当,敢作为。
服从大局投身改革,在口头上说说很容易,困难的是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处在转换更替的十字路口,一支充满变革精神的军队里,往往最先冲决的就是陈规陋习的樊篱,往往最先崛起的是一种精神。1946年,丘吉尔在五角大楼对30位美国陆军和空军将领说,我一直相信美国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扭转战争局势,使之转向对盟军有利的形势,但是最让人惊讶的是,美国培养了这么多出色的军事人才。这些将领不仅以出色的指挥才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更以锐意变革、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撑了美国的崛起。
国防和军队改革既是只争朝夕的事业,也是需要有长远思维和战略大视野的工程。衡量改革使用的是历史大尺度。这实际上是对一支军队战略创造力的考验。真正优秀的军人必须以永远崭新的眼光来看待面临的问题,需要有始终刀口向内解剖自我的勇气。真正的共产党员不是没有缺点,而是敢于给自己挑刺,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敢于改正错误。
作为军人,对党的忠诚信仰最终体现在敢打强敌的实战上。一支军队的忠诚度最终是要对手来检验。人民军队历史上,何时缺少强敌?在强敌面前,我们这支军队是以敢打、能打、善打,而铸就一座座高耸的山峰!敢打强敌,要有胜敌一筹的指挥技巧,更要有一种血性的硬汉气质,一种打死仗的精神,一种强者的姿态。这种精神气质的根源,就来自于对党忠诚;这种以弱胜强的力量,来自于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伟力!
改革强军的征程上,无担当不忠诚。国防大学是我国最高军事学府,担负着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人才的战略任务,必须开风气之先。以改革的劲风,荡涤嫉贤妒能、空谈误国之风,淘汰滥竽充数、琐屑颟顸之辈,打破资格、颠覆惯例,让人才脱颖而出。
张国春,国防大学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原副教授、战役兵棋系统教研室原副主任。他矢志不移强军报国,带领团队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实战化大型兵棋演习系统,终因积劳成疾,为强军打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去年8月,习主席亲自签署通令,为张国春追记一等功。“宁愿让生命透支,不能让使命欠账”,张国春这种强军报国的使命担当,就是当代革命军人对党忠诚的最好诠释。
今天,面对复杂的周边局势,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下一场战争,我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精神、心理、气质准备好了吗?我们能打仗打胜仗的整体实力准备好了吗?面对这种诘问,我们唯有把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愿望和决心,落实到强军兴军、谋战制胜的实际行动中,踏踏实实攻坚克难,义无反顾披荆斩棘,才能让源自灵魂深处的伟力凝聚为强军伟力,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上全面迸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