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驻村干部的扶贫“秘笈”(3)

一位驻村干部的扶贫“秘笈”(3)

——河南省扶贫办驻确山县西王楼村“第一书记”吴树兰

三 精准脱贫:聚焦驻村目标探索工作方法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扎实推进工作。精准识别怎么做一定要先摸底排查全村贫困户,通过农户自己申报、群众评议、小组申报、“两委”审核、村监会监督,确定群众认可的贫困户和扶贫对象。

结对帮扶怎么做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项目到人、资金到户、帮扶到户,每个贫困户都有乡级以上干部帮扶,贫困户全部结上对子,最终绝大部分落实致富项目。驻村这几年,有76位老板在西王楼村开展扶贫工作,同5个大专院校开展村校合作,接待43名大学生到村实习,有17家县级以上单位进村扶贫试点。怎么做到的呢?我们给帮扶贫困户的老板颁发荣誉村民证书,有位老板说:“大大小小得过不少证书,但这荣誉村民证含金量最高。”后来,这位老板又联系4位老板进村帮扶,拉动20户贫困户。另外,我们鼓励分包的贫困户平时主动联系帮扶老板,汇报项目最近进展,多互动、多交流。村干部也经常走访帮扶老板,介绍发展情况,争取持续支持。村里举办大的活动,也会邀请这些老板参加,不拿他们当外人。

互助合作怎么做

为帮扶贫困户尽快脱贫,我们成立了两个互助合作社。一是扶贫互助合作社,村民拿出1万元可自愿申请加入,参与分红。贫困户交纳100元会费,即可借出1万元使用1年。西王楼村因劳动力致贫的80户贫困户入社后,40户在去年7月已经脱贫,另外40户有望今年年中脱贫;二是养老互助合作社,我们多方筹措30万元资金,其中社会捐款20多万元,村里60岁以上贫困户交纳200元即可加入,目前已发展20多户。锻炼干部怎么做

我刚到西王楼村时,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干部也不敢干事。后来村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干部们被逼着学做贸易,从事羊、大蒜、夏枯草的交易。这个过程确实辛苦,去内蒙古买羊冻得不行,去广东卖羊又热到快中暑,但是,村干部的干劲和魄力,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得到锻炼,有的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认准了,抵押房子也要干。在“两委”班子的努力下,2014年西王楼村贸易收入20万元;2015年我们筹集200万元,从事羊和大蒜的贸易,盈利80万元。

社会事业怎么办

我在大吴庄村驻村时,共争取涉农项目31个,累计投资1580万元,兴修水利沟渠,建成自来水设施、沼气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村卫生室、文化广场,建成一个新农村社区。到西王楼村后,争取专项资金700万元,新建拦河坝、漫水桥、蓄水池、深井,整理路基,新修道路,解决7个村群众行路难问题,新修28公里旅游环线。在做强养殖、中药材、旅游和小提琴4大产业的同时,解决交通、饮水、儿童入学和村民增收等问题。

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兴办公益事业,需要多方筹资,这个过程虽然难,但是也会受到鼓舞,萌生继续下去的勇气。省扶贫办有位退休老干部焦云先,今年83岁,光到西王楼村捐助就去了4次,先后捐款4、5万元,都是从退休金里省出来的。每当见到他、想到他,我都觉得自己做再多工作、受多大委屈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