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3)

顾海良: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3)

——经济新常态的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

经济新常态本质上是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的体现和实现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问题,其中首要的重大原则就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作过多方面的论述。比如,从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意义上,提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根本目标上,提出这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关系上,提出“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从2014年7月经济新常态提出之初强调“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到提出“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说明经济新常态本质上就是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大原则的体现和实现。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有着确定目标而又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当前“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的根本举措。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提出必须下决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的重要举措,就在于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推进经济新常态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改革。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新常态连为一体,既强调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又关注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既凸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体现了“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原则,是对经济新常态作出的与时俱进的新阐释。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