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社会信任度
通过比较CSS2015与CSS2013的相关数据发现,公众对商人、医生、陌生人的信任度均在下降;党政机关干部获得公众的信任度虽有上升,但总体排名靠后。为提升公众的信任水平,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培育良好商业风气,严惩各类商业不良小事件。为有效提高公众对商业领域的信任,需狠抓商业作风、规范商业行为。建议以公众生活中遇见的各类商业不良小事件入手,重点整治商业领域里的各种背信行为,把“小事件”归档分类,成立专案工作组。培育良好商业氛围,避免商业信任的恶化和异变。
第二,建立符合医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确保医改政策落到实处。改进医疗器械及药品的招标模式,建立定价者、招标者和使用者相互协助、相互制衡的工作模式。同时,从制度上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收入水平,杜绝灰色收入;合理用药,确保医改实惠落实到民。
第三,推进反腐反官僚作风的工作,鼓励群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各类反腐工作,避免各类不良作风从明面转为暗处。设立热线,奖励群众实名举报各类贪腐事件,及时回应并公开相关处理过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激励公众核实并反映政务的真实性。
第四,尽快实施社会信用终身制。随着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与陌生人打交道的频率急剧增长,商人或商业组织也成为日常生活经常面对的互动对象。应尽快建立畅通的社会信用平台,实施信用信息终身制。建议试点先行,为商人/商业组织建立信用档案,与各项重大社会活动联网挂钩,对重大背信/守信行为予以记录,为信任评估提供参考和制度依托。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