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迎来“机会窗口”(2)

分享经济迎来“机会窗口”(2)

成长中的烦恼

所有新生事物都会遭遇“成长的烦恼”,分享经济也不例外。对于我国而言,发展分享经济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分享实践发展加快,监管体系亟待重构。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和工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强调层级管理、区域与条块分割等管理方式,注重事前审批和准入。基于网络的分享经济具有典型的网络化、跨区域、跨行业等特征,快速发展的实践使得许多制度变得越来越不适应。

当前许多新业态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有些创新实践则面临不合理的制度要求等。分享经济的发展对现有的政策、制度、法律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创新引发利益调整,统筹协调难度加大。分享经济发展大大降低了诸多行业的进入门槛,分享型企业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创造无限供给的能力、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使传统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在具有排他性的垄断市场中,分享型企业的进入及其快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冲击着原有的商业逻辑和经济秩序,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既得利益者的质疑和阻挠。

分享经济可能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分工与组织变革,涉及的领域之广、人员之多前所未有,协调难度明显加大。

三是产业发展尚不成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分享经济模式下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方通常是大量不确定的个人或组织,尤其是当前诸多领域的分享经济都处于探索阶段和发展初期,其服务和产品的安全性、标准化、质量保障体系、用户数据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和隐患。

多数企业并未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同质化竞争普遍。多数领域的分享经济模式无法纳入正常监管体系,导致不公平竞争、税收、劳资关系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四是观念认识不到位,原有法规不适应。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分享经济的理解还只是实证分析和现象观察,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

现有的很多法规也是在多年以前制定的,有很多细则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实践发展。这些法规既不能解决行业准入门槛、从业人员社保、税收监管、信息安全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等共性问题,也无法解决行业差异化带来的具体问题,如在短租领域会遇到卫生、消防缺乏统一标准问题,在送餐行业会遇到服务标准化和员工培训问题,在家政服务行业会遇到特殊的劳务关系及劳动保护问题等。

相关建议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对既有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在所难免,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逐步解决。

一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待分享经济。创新性的商业实践通常都是领先于制度与法律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强迫新生事物符合旧的制度框架,需要给创新留有试错的空间。面对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相关部门需要准确判断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通过制度层面的积极调整予以回应和因势利导。同时,对于已经明显阻碍分享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应积极主动地进行修改完善。

二是研究制定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为各行业领域分享经济发展提供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跳出传统的行业垂直管理和属地化管理思维,形成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合力。

三是探索建立社会协同治理的新型监管体系。分享经济的全面发展既对政府治理创新产生了显著的倒逼效应,也为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提供了经验积累、技术与数据支撑。协同治理既是分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必然结果,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用户都将发挥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加强分享经济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鼓励和推进分享经济理论研究,探索分享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趋势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调整和完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和方法,准确反映分享经济对增长与就业的影响。研究解决当前分享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政策不适应、信息安全保障、监管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等问题,提前谋划和布局面向未来的制度改革与设计。跟进研究和借鉴欧美等先行国家的有益经验。

(国家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