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与党和国家历史的新发展(2)

“四个全面”与党和国家历史的新发展(2)

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和新举措

标志着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沉痛教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明确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许多新理念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15年12月,颁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要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这实际上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段。

首先,在新中国60多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30多年的历史上,以中共中央全会名义专门讨论依法治国问题是没有先例的第一次。在这个决定中首次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新观点,其中190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被纳入改革总任务。这是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段的重要标志。

其次,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中也有许多第一次提出的创新思想。比如,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都靠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又如,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树立宪法权威。再如,要求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等。

再次,全会“决定”深刻说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一方面,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与全面深化改革如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另一方面,它又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一起,作为三大战略举措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它们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这样空前地凸显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段。

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和反腐倡廉的新成效

标志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时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加大力度全面从严治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坚韧不拔地进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人民高度赞赏的满意度。这标志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时段。

第一,开展反对“四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公款送礼、挥霍浪费、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等问题得到了有力整治。三年多来,横扫陈垢积弊,激浊扬清,累计有超过14万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问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第二,开展反腐败斗争,“老虎”“苍蝇”一起打,使多少年来一直遏制不住的腐败现象多发高发势头第一次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这几年来,党中央以猛药去苛、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利剑高悬,迅速查处,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绩,得到广大老百姓坚决支持和热烈拥护。

第三,提出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在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努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了制度治党建设大跨越。

关于以德治党,习近平同志十分强调: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二是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加强“三严三实”教育,强调思想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要常抓不懈,长抓不松,永远在路上。

关于依规治党,习近平同志十分强调制度治党,建设并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一是要求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三是强调要严明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使所有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四是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明确了“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项改革,有利于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的重大举措。

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30多项改革举措;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30多件重要党内法规。这样的制度改革和建设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系列新战略新政策新举措,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略的把握,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党和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段。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