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刘少奇同志曾说过:“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由于我们党在思想上准备不够的弱点,在党的早期历史上,党还没有自己的理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有一个时期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理论脱离实际,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切照抄本本,照搬教条。另一种倾向是轻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经验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重视理论学习,满足于自己狭隘的经验。这两种倾向都曾在党的历史上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后果。
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呢?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说:“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在95年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创新理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相结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过程,是我们党艰苦探索的过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永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吃透两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