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创新盛景可期

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创新盛景可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将为技术应用和产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场景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一项新技术,在实验室里可能参数完美、表现优异,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将面临技术成熟度、可行性、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和考验。没有经过“场景”这个试验场的严酷考验,再炫酷的技术也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新技术新产品只有找到场景落地,通过大量测试和验证,才能确认其“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我们要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探索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人工智能、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清洁能源、海洋开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让更多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样品”变成“产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场景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技术本身不是产业,只有应用才会催生产业。场景将抽象的技术转化为具象的解决方案,让市场清晰地看到价值,开辟出新的产业赛道。比如,无人机技术当它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影视航拍等场景中找到应用后,才催生出一个全新的民用无人机产业。在规模化应用场景中,技术短板、弱项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倒逼加速技术迭代和优化,促进技术更加成熟。大规模复杂场景会带动一系列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链条上大中小企业聚“链”成群、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等落地,孕育出更多新的创新企业,助力新兴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场景是提升城乡治理的新思路。发力新城建、和美乡村,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离不开典型应用场景的打造。城乡打造各种应用场景,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增强公民参与度,促进政策的透明度与公平性。比如,北京市打造“京办”智能政务协同办公平台,贯通北京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体系,促进了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和条块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行政办公效率和基层治理能力,为实现精治、共治、法治提供了重要载体。当前,一些城市通过发布场景需求,强化供需对接,深度运用新技术、新产品赋能城市精细化“智”理。下一步,我们要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适配城乡现代化治理需求,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场景赋能,中国向“新”。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我们有优势,有底气。随着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将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生活,中国创新盛景可期。

作者:向秋

责编:吴成玲

校对:邱子凌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邱子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