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廓清“十五五”历史方位 以新质生产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张鹏插入文稿

张鹏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廓清“十五五”历史方位,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文立足“十五五”时期新的历史方位,把握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文章强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提供方法论指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廓清“十五五”历史方位,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

开展任何工作、处理任何问题,都必须首先明确目标、认清自身的历史方位、分析面临的现实环境,并据此确定实现目标的主要策略与具体措施。因此,廓清历史方位成为做好“十五五”工作的关键所在。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这一时期,我们要把握主要矛盾与战略机遇,有效发挥我国发展优势,应对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平台、更好阶段、更远目标前行迈进。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大国关系牵动国际形势,大国间互动进入新阶段,国际经济格局、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带来或隐藏或已经显现出来的风险,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比如,我国在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贸易的有序进行方面展现出巨大勇气和智慧;“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等问题仍然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风险挑战增多。但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十五五”时期,我们既要乘势而上,又要迎难而上,把各方面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能。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刘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