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苍蝇”一起打,持续深入改进作风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极大赢得了党心民心。如何认识反腐败斗争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如何在反腐败斗争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改进作风?
夏杰:习近平同志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败、转作风,事关民心所向,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历史和实践表明,反腐的力度与民心的聚合度正相关。只有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既坚决查处严重违纪违法的“老虎”,又大力整治在群众眼前嗡嗡乱飞的“苍蝇”,才能真正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定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此,我们要打主动仗,着眼巩固、拓展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各项成果,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要打攻坚战,强化问题导向,紧盯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紧盯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重要对象、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攻坚;要打持久战,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形成驰而不息转作风、反腐败的长效机制。
谢春涛:对于反腐败,习近平同志表现出了最坚决的态度。他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败的力度有目共睹,“老虎”被打的数量、涉及干部的级别、处理的严厉程度,可以说是过去少有的。除了严厉惩处腐败,习近平同志还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也带动了党的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王韶兴: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改进作风方面一直是驰而不息,真正体现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其成效有目共睹。要真正改进作风,就必须反对腐败。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作了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精神,需要从理论层面对反腐倡廉的价值意义加以系统说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腐倡廉的基本思想;需要从历史层面对反腐倡廉的价值意义加以科学揭示,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政党反腐倡廉的经验教训;需要从现实层面对反腐倡廉的价值意义加以深刻阐释,科学阐明当前我们党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主持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这是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当前,应该如何按照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如何克服“为官不为”现象?
李景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标准,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是好的,没有这样一支干部队伍,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确实存在着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状况明显好转。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抓住从严管理干部这个关键,把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落实到干部教育培养、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理干部的劲头不松懈。在从严管理的同时,还要满腔热忱地关心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激励广大干部奋力向上、奋发有为、奋勇争先。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那些勇于负责、敢闯敢试的干部,即使在工作中偶有小失误,只要是“为公”而不是“谋私”,组织上就要充分理解和信任,以组织的温暖给干部注入为党和人民事业持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夏杰:为政之要,首在用人。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需要加强培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注重专业能力建设;需要知人善任,精准识别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到合适岗位;需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机制;需要从严监督,通过严肃干部人事纪律防止“带病提拔”,通过织密干部管理“监督网”做到管早管小管平时。当前,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一些干部“为官不为”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治理“为官不为”要察“病症”,透过庸、懒、散、拖、推等表象看问题本质,分清干部不作为究竟属于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哪种类型。在察“病症”的基础上要找“病根”。要辩证分析,既找干部自身的问题,包括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能力本领等方面问题;也找外部管理的问题,如权责不对等、激励关怀不到位等情形。找准了“病根”,就能为治理“为官不为” 开出良方。
王韶兴: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否优秀,关键要看以下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条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对干部来说缺一不可。比如,有的干部清正廉洁,但不敢担当,这样的干部就不算好干部;有的干部有为民服务之心,却无勤政务实之能,这样的干部也不是好干部。这五条标准共同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实质就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因此,评价党员干部培养的质量与水平,不仅要分析单个方面的成效,更要考量整体成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