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史学话语体系建设(2)

推进我国史学话语体系建设(2)

摘要:中国历史学者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对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自信,对中国学术界理论和文化创造力的自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史学话语体系和话语权亟待加强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包括中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为克服哲学社会科学界“言必称希腊”的崇洋风气,树立自己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实践论”“矛盾论”“人民内部矛盾”“三个世界”等一系列概念和论断,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等一系列概念和论断,不但在政治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在哲学社会科学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代表性话语。但应该承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并不高,话语权在国际学术领域还处于弱势,即使是有着传统优势的史学也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眼光是向外的。就史学而言,先是大量翻译出版苏联的史学著作,如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多卷本《世界通史》。后来是大量翻译出版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史学著作,像“剑桥世界史”“剑桥中国史”等在中国大量出版。“剑桥中国史”包括剑桥晚清史、剑桥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虽然对中国学者的研究有参考作用,但主要是针对西方读者写的。相反,中国史学家的著作虽然也有被西方国家翻译出版的,但数量甚少,在国外图书市场只是点缀,难以在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中崭露头角。像范文澜撰著的《中国通史》、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刘大年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稿》、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逄先知和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以及近些年中国学者出版的大部头中国史学著作,都没有外文译本(包括外国出版的译本和中国出版的译本)。这是目前的基本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史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比较弱。

美国学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和理论,如冲击—反应模式、现代化研究范式、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连续性等。这些风靡世界也曾风靡中国的概念和理论,体现了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历史虚无主义的流行,在根源上与其中一些概念和理论紧密相关。我国历史学者研究历史时所坚持的概念和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中国文明起源、汉民族形成、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的民族融合、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往往不被西方学者所接受,甚至现在也不大受我国年轻学者重视。在西方许多学者眼中,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是对立的。正是由于这一偏见,他们总是难以理性客观地评价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习惯于排斥中国历史学者提出的概念和理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影响力日益提升,学术上的话语权也有了可喜变化。比如,过去人们说蒙古学、敦煌学在国外,现在就不能那么说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往西方学者基本忽略不计,现在开始有了较高评价;一些欧洲学者也开始采用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概念。当然,这种变化还是有限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话语权的提高还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在经济上可能会来得早一些,在学术上则要来得晚一些。对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高,西方国家是不习惯的,也是不耐烦的,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正因为如此,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包括史学的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紧迫任务。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