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宝斌:全方位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2)

麻宝斌:全方位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2)

从合作网络入手,为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提供外部支撑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个分权化的过程,包括党委向政府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上级向下级放权,政府向企业和社会放权等诸多方面。尽管还未完全改变“大政府、小社会”“强政府、弱社会”的基本格局,但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初步具备了与政府合作的能力。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合作治理、参与行政、合作行政等新观念的指导下,将社会力量引入到政府执行中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执行体系将有助于增强执行行为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客观上起到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效果。因此,政府要积极化解制约社会组织参与的因素,扩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范围,提升参与层次。一是扩大政策执行中的政务公开范围,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全面清楚地了解其在相关政策中的权利和义务,参与的范围与方式;二是拓宽和完善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渠道和方式,既要使现有的信访参与制度、听证参与制度等落到实处,也要不断开拓新的渠道,比如在行政调解中建立社会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和调解专家库;三是建立健全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政策执行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而实现参与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从法治文化入手,为政府执行力的提升创设社会环境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环境都明显好转,这为提高政府执行力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当前阶段,需要人们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经济、政治问题转向关注法治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上来。一方面,必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是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减少政府执行活动外在干扰的重要前提。在加紧立法、建立完善法律法制体系的基础上,加强社会执法力度和对民众的法治教育,逐步在广大公众中形成一个遵法守法的广泛共识,增强对政府执行的监督意识和法治意识。另一方面,要培育良好的执行文化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政府执行力的提高,一个讲究工作效率和强调一丝不苟的执行精神的社会,会比一个懒散的、不讲效率的社会更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