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茂生:无悔的选择

丁茂生:无悔的选择

博士研究生、西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专业先进工作者、宁夏电力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宁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丁茂生。

和在座的大多数同志一样,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1995年考入大学,先后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在学校期间,我一直热衷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始终以学“电”为乐。

2004年暑假,学校组织了“博士生三下乡活动”,一行十人来到了我的家乡宁夏,重点参观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宁夏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我这才知道,宁夏将建成两个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将通过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实现大规模电力外送。

面对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我仿佛看到了宁东即将创造多个世界第一的宏伟蓝图,仿佛看到宁夏电力事业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仿佛看到宁电人建设坚强电网的坚定决心和无比信心。

说实在的,原本以为,我生活的轨迹是走出宁夏,寻找更广阔的舞台,然而,这里的浓浓乡情、厚厚乡土,是一片事业的沃土,对学了十年电力专业的我充满了诱惑。让我改变了初衷

2005年博士毕业后,我如愿以偿的成为宁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一名“新兵”,从事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工作。

说到“安稳分析专责”,可能听起来有点专业,其实简单地讲,这个岗位就如同大电网的“医生”,要实时把好大电网的脉搏,及时评估电网运行的风险,保证大电网的安全”。

作为安稳专责,我本可以选择呆在办公室,看看别人的试验报告,算算电网的稳定特性。但我深知:宁夏电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电网稳定运行如履薄冰,领导把我安排到这个岗位,就是把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岗哨交给了我,一点点的疏忽都可能带来电网运行的风险。

做好电网运行的“医生”,不能光靠纸上谈兵,而是要通过试验实现对大电网的“望、闻、问、切”。于是,我摘掉“博士帽”,穿上“工作服”,深入现场和电科院的专家们一起组织各项试验。这几年里,我们先后完成了系统的大扰动试验、设备启动调试试验,发电机组涉网试验,总计达50多次。

2007年8月3日13时10分,伴随着一声巨响,一道红色电弧划过天际,宁夏电网历史上第一次短路试验操作完成,随之迎来了一片潮水般的欢呼和掌声。

其实,鲜花和掌声仅仅是试验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和每一次试验一样,在一瞬间的辉煌背后都凝聚着大家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一次试验就如同一个博士课题,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态度去面对。每次试验前的方案审定,要仔细分析存在的风险;每次试验中的现场过程,要承受巨大的安全压力;每次试验后的数据结果,还要进行理论分析。而只有在这些工作全部完成,看到最终的试验报告,我的内心才发出真正的欢呼。

实践出真知,正是因为有了理论与现场实践的结合,才使我对宁夏电网的稳定特质、系统运行薄弱环节,有了更深入的把握。不但出色完成“安稳专责”的工作也成为公司科研工作的骨干。

从2007年以来,作为技术骨干,我先后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完成了750kV交流、±660kV直流,以及大机组群接入后,系统运行的多个关键问题专项研究,未雨绸缪,及早应对未来电网的风险;建成宁夏电网动态监控系统、宁夏电网风光一体的功率预测系统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驾驭大电网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