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张东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核心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价值立场和科学逻辑,为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突出体现在坚持人民立场上。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公开宣称自己的价值立场,把“人民”两个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撰文批判普鲁士的《林木盗窃法》,为人民辩护。《共产党宣言》公开表明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理论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至上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与人类历史上许多思想体系不同,马克思主义虽然以马克思命名,但它却是人民的思想武器。为人民书写、为人民立言、为人民解放提供理论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也是其生命力感召力所在。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把人民立场贯穿在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以回应人民重大关切、解决人民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终检验标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境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与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具有自身的规律。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是研究“人”的学问,但这个“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处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站在“人”的立场,揭示人类社会及其各领域发展的特殊规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基本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贯穿“人民逻辑。”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许多哲学家把研究的基点建立在抽象的人的基础上,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为纯粹的“经院哲学”,热衷于在“彼岸世界”构建自圆其说的“完美体系”。对此,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这样说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表明,离开了人的实践、离开了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就失去了创新的源泉。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时代最精致的思想也蕴藏在人民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把蕴藏在人民中的思想智慧挖掘出来,整理出来,上升到理论层面,并最终回归到实践中。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轨迹。脱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只靠几个“天才头脑”闭门造车、理论演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能是自娱自乐的空想和玄想,绝不是真学问,更不是大学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