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在应对挑战中不断拓展
唯物史观认为,各国、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是历史规律制约和主体能动创造的辩证统一。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现代化道路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是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国内条件和国际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在一定历史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社会发展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道路的成败。中国道路的开辟和拓展既面临重要机遇,也充满风险与挑战。只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我国已成功开辟了中国道路,但仍然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同时,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郑重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居安思危、直面问题,不畏艰难、锐意进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也是我们党成功开辟并不断拓展中国道路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接力探索,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中国道路不断开拓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研判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全面协调推进,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问题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道路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格局更加完善、发展理念更加科学、发展优势更加彰显、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