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2)

长征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2)

红军将士为国为民、甘于牺牲,永远激励着人们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

长征是一部为了救国救民甘洒青春热血的慷慨壮歌。长征途中,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中央红军出征时有8万多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余人。但为了挽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之中,红军将士毫不退缩,前仆后继,他们掩埋好同志的尸体,擦干眼泪,又继续前进。1934年11月25日,湘江之战打响。为确保军委纵队顺利渡过湘江,担任后卫掩护任务的红5军团34师和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于湘江以东,战至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第34师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在昏迷中被俘。押送途中,他趁敌兵不备,猛然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使劲绞断,自尽身亡,年仅29岁。正是由于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生命、付出一切,红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红军所到之处,沿途群众争先恐后地帮助红军筹款筹粮、传递消息、掩护伤员,支援红军作战,人民的倾力支持成为长征胜利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当年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冲击。西方一些国家还对我加紧实施“文化掘根”和“文化转基因”,通过影视、音乐等多种渠道,企图改变我国青年一代科学的价值观念。一个没有志气和节操的人,不可能肩负时代重任;一个没有血性和胆魄的民族,不可能创造美好未来。我们只有传承弘扬红军将士报国为民的情怀和牺牲奉献的精神,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珍惜国格、人格和军人荣誉,维护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立足本职,奋发有为,乐于牺牲,甘于奉献,坚决同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切阴谋活动作斗争,才能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有力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永远激励着人们战胜艰难险阻,开创美好未来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然而,红军将士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经受住了恶劣环境和残酷战斗的考验。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标志性事件。红军先后翻越夹金山、梦笔山、打鼓山等20余座雪山,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还时常有狂风暴雪、冰雹雪崩。雪山路上,每走几步,就有战士倒下。1935年8月,红军进入川西北水草地。草地纵横数百里,被称为“死沼”“鬼谷”的泥潭和沼气带密布,稍有不慎人马就会被吞没、熏倒。而且,草地气候变化无常,狂风暴雨随时袭来,昼夜温差达30多度。在这种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红军官兵始终保持着严明的革命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同甘共苦,互帮互助,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种种艰辛。正是这种“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一切困难所吓倒”的钢铁意志,红军将士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了坦途。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纵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尽管每一个国家、每一民族发展壮大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在困境中决不退缩、在逆境中绝不屈服,始终都是这些国家、民族传承久远而不衰、历经沧桑而不败的精神密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社会改革发展稳定面临诸多挑战,军队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大渡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只有始终保持革命前辈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气概,挫折面前不气馁,压力面前不低头,考验面前挺得住,始终如一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创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