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四老”(2)

长征“四老”(2)

摘要:长征出发时,徐特立已经57岁,是参加长征的“四老”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长征途中,徐老常常利用行军路上和宿营间隙,教战士们识字读书,在异常艰难的行军途中,带给战士们知识的营养和学习的乐趣。

谢觉哉:走出草地,就是最大的快乐

谢觉哉,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清代最后一科秀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50岁的谢觉哉参加了长征,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随身带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部”的印章。他认为,印章是红色政权的象征,不管前途多么艰难,将来总还用得着。过草地时,他把唯一御寒的毯子也扔掉了,但印章却保存着。

长征途中,谢老曾身患疟疾,高烧不退。但只要部队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地爬起,咬着牙跟着队伍出发。

许多年后,当有人请谢老讲长征的艰苦生活时,他说:“当时,看样子是苦,但心里充满希望,坚持走出草地,就是最大的快乐。甘与苦都是比较而言,快乐常常不在艰苦之后,而在艰苦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是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1971年6月15日,谢觉哉在北京病逝。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