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带病提拔”先治“伪装术”

治“带病提拔”先治“伪装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出发,对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出具体规定,是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遵循。(8月29日 新华网)

今年是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年,这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换届工作事关“十三五”发展大局,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多数省份已作出表态要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规范严谨的法定程序,整肃换届纪律,严防“带病提名”和“带病提拔”。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严守思想防线,把好选人用人关,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才是重中之重。

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因违纪违法、带病提拔而落马的高官不在少数。翻看纪委发布的领导干部“落马”信息,不难发现,不少人履新没多久就“出事”,而问题多发生在原来的岗位上,如:令计划、苏荣、谭力等。试问:“人都‘病’了,为啥还被提拔?”有些人带“病”在岗一二十年仍屡获提拔,究竟是监督失灵?还是组织意图太明确,上面的人有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关?对于组织部门来讲,他们所选拔任用的人选是否“疾病缠身”,群众有质疑不重要,只要找出一个不违规的借口就可高枕无忧,此举导致了某些地方涉事官员东窗事发前,即使遭到举报只要未立案没调查都不影响他们的“升官发财”, 这种自欺欺人的“伪装”把戏折射权力的任性。

862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对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发现好干部还得挡住不好的干部,干部选拔任用之权在组织部门,在一把手身上,这里面也更容易滋生关系户、腐败户,如果程序不公开、不透明不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打击竞争者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干部任用的目的是“选干才、用贤人”,而非“选庸才、用闲人”,可越有“病”就越有升官诉求,越想升官就越要在程序中伪装美化。另外在固定圈子下,“朝中有人”便成了能够进入提拔考察视野的关键,即使明知人家“带病提拔”,很多人还是选择“装聋作哑”,这是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治“带病提拔”要先治赐官者。组织部门要从制度上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规矩办事,做到“凡提必核”、“凡提必审”、“凡提必查”、“凡提必听”, 扎紧每一道关口,让拟提拔干部真正经过方方面面检验,增强其对“病魔”的抵抗力;治“带病提拔”要打破“伪装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实行任前任后审查、审计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治“带病提拔”要严格“体检”。纪检部门要加强对党政干部的纪律审查和廉政教育,严查买官卖官和权钱交易,这是一道关口,也是一个窗口,在体检中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治“带病提拔”要治标更要治本,只有在制度上扎牢篱笆,从思想上筑起防腐拒变的坚固防线,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面孔,始终保持对贪腐之风的高压态势,才能管住“手脚”,遏制“带病上岗”,才能真正使那些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群众信任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