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G20杭州峰会: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聚焦G20杭州峰会: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蓝虹(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安国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王遥(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肖恩·基德尼(英国气候债券倡议组织首席执行官)

马海兵(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中国项目经理)

约辰·哈尼什(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环境和气候部门负责人)

汉斯·约阿希姆·舍恩胡贝尔(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

杰克·施密特(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国际气候政策项目主任)

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占全球45%

蓝虹:近年来,中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都获得了较快发展。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系统化地推进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市场和工具创新,为G20中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示范。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的一项有关绿色金融改革的研究显示,2014至2020年间,中国的绿色金融平均年资金需求可能达3万多亿元人民币。但目前,供需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2013年,要实现中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绿色资金的需求量为2.3万亿元人民币,而当年包括公共财政与私人投资在内的绿色投资额仅有0.9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中国是全球3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国家之一,绿色信贷已经占国内全部贷款余额的10%。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也是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机构发布本国绿色债券标准的国家。目前,中国已发布了两项绿色债券标准。截至今年7月下旬,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绿色债券发行量的45%。7月18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功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绿色金融债券,成为首个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多边开发银行。

安国俊:201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与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金融项目联合发起了绿色金融工作小组。2015年4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今年1月,中国倡议、推动成立了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央行担任共同主席。今年2月在上海举办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绿色金融被列入重点议题。7月23日至24日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发布公报指出,为支持在环境可持续前提下的全球发展,有必要扩大绿色投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8月15日举行的G20杭州峰会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峰会将通过第一份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明确绿色金融的定义、目的和范围、面临的挑战,并为各国发展绿色金融献计献策,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

王遥:近年来,绿色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经验给G20其他成员带来了示范作用: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第二,应全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包括推广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各类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等,同时推动建立绿色评级体系以及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和影响评估体系;第三,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各类国际合作,尤其是能力建设和绿色投资者网络建设。

肖恩·基德尼:中国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2007年推出了绿色信贷的有关政策,鼓励银行增加对绿色清洁项目的贷款;推出气候债券标准自愿性的指导方针,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强劲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每年发行30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这将为绿色项目的投资者提供重要机会。中国增进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增强监管框架的稳定性以及协调国际国内的发展,也有助于增加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马海兵:对国际投资者而言,中国的碳交易和新能源将会是具有吸引力的领域。从宣布要建立碳市场到试点开始运行,再到明年年底前形成全国统一的碳市场,中国仅花了几年时间。中国去年在建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1110亿美元,占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的33.6%,接近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中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去年也成为世界第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