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什么是“伟大”的大学(2)

胡娟:什么是“伟大”的大学(2)

片面追逐排行榜意义上的“世界一流”,让有的大学离“伟大”越来越远

追求“世界一流大学”,在一个崇尚科学和知识的全球化时代,是一种必然。通过对一些学术卓越大学的共同点进行揭示,来为其他大学提供标杆和学习的典型,对推进人类社会高等教育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实际情况是,当今世界对“世界一流”的追逐已陷入对排行榜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的片面追逐,让有的大学离“伟大”越来越远,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各种各样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正在吞噬“伟大的大学”。

在评价“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应运而生,这些排行榜对大学甚至对不少国家的高等教育,影响都是巨大的,带来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调整和合并。以法国为例。在2003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法国居然没有一所大学能跻身前50,这对素来为传统骄傲的法国高等教育界是当头一棒。为了在这类排行上获得更好的成绩,法国政府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建立高等教育研究集群或联合大学。也就是法国在研究世界大学排名后,发现大学规模小、专门化程度高是个很大的劣势,因而以研究集群或联合大学的方式对原有的一些教学科研机构进行整合。研究集群/联合大学之间的合作有的密切有的松散,但有个要求是一致的,就是各成员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发表文章都要加上研究集群/联合大学的名义。从2007年推动以来,到2013年法国已经成立了23个这样的联合体。最有名的包括由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法兰西学院、巴黎高等化学学院、居里研究院、巴黎多芬大学、巴黎天文台等十家机构组成的巴黎科学与文学联合大学。排行榜的威力如此巨大,真是让人不胜唏嘘。这样整合后的排名增长,不知与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实际增长,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排行榜对中国不少大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大学在学科建设上,自觉地以此为指挥棒。对那些具有“排行榜生产力”、有利于提高自己名次的学科高度重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罔顾自己的学科传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一些不具有“排行榜生产力”的基础学科和小学科常常受到冷遇。在人才评价与考核上,也是如此,一些大学片面重视科研发表和论文的引用率,许多教师也因此沦落为“排行榜生产力”的“包身工”,不再能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在最近《光明日报》发表的《全球排名和科研评估使大学深处危机》一文中,作者认为“全球大学排行榜和科研评估体系极大地狭隘化了大学的传统使命,绑架了院校个性化发展的机会,粗暴地掀起了知识量产、校际攀比,甚至国际竞争运动”,因而扭曲了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直接导致了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功能的边缘化。

对排行榜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片面追逐,在相当程度上催化了大学校园里的浮躁。我们在对如何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主题进行访谈时,不少学者对当前中国一些高校的环境和学风表示忧虑。有学者认为:“中国学者面临的思想生产条件应该是晚清以来最好的,但是人的心态的浮躁程度好像是晚清以来最差的。精神状态和物质满足好像成为一种矛盾。”以这样的方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很容易就离“伟大”越来越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涵养“伟大的品格”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具有高水平高等教育的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一个知识时代,应该也有能力建设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但切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排行榜上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政府在历次的重点建设和去年的“两个一流”建设文件上,都反复强调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强调要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就是指我国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既有学术生产力,又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文化进步上发挥引领作用的有自己品格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有着自己的高格调和精神气质,而不是成为被各种排行榜绑架的缺乏灵魂的指标堆砌物。

所以,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是在各项学术指标上有着卓越表现的大学,而且是同时善于涵养“伟大品格”的大学。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她们有着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和纯粹的学术抱负;她们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更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人类良知的捍卫者。她们的目标不是成为各类排行榜上的座上客,而是人类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丰碑。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称得上是“伟大的大学”。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