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的医保制度按户籍、就业的不同,人为地分成了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两种不同机制。医保双轨制导致了医疗保障的不公平,虽然新农合在广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保障能力,但依然与城镇居民医保有着较大的距离。
打破这种阻隔,撬动这种闭合,首先是要加快推进医保联网和异地结算,实现互联互通。尤其是在自由迁徙的时代,人的流动性很大,全国各类流动人口多达数亿,在这样的背景下,医保的城乡和地域阻隔,就成了一种切肤之痛。遇到急病大病来不及回故地医院就医,就地治疗难以及时实现“跨地域、跨部门的多维度审批”,以致不少群众陷入“小病拖,大病挨,病危才往医院抬”的尴尬境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制度之痛。
此次人社部提出将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2017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这就是撬开改革坚冰的重要一步。从市级统筹,到省内联网结算,再到加快建立国家联网结算系统,“三步走”的思路也符合客观实际。各地应结合地方实际,主动作为,勇做异地就医结算的推动者、对接者,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观望者,更不是反向的阻挠者。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乡之间医保缴存的差异,要把不同的盘子合并到一起去,中间还有许多头绪需要理顺。例如如何打破医保制度的条块分割,避免“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锣”,比如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等等,唯有科学谋划、精密安排,有效统筹不同方面,平衡各方利益,才能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城乡医保并轨是个利国利民的良策,或许它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但至少会推动医疗改革和医保制度良性发展。我们乐见更多省份加入城乡医保并轨的队伍,并最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医保制度,若如此,我们医保的公平性和医保效率都会再迈一个台阶。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