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深信“兆亿皇家资产”的骗局

老人为何深信“兆亿皇家资产”的骗局

“我就问您,去哪里报警能把我妈关监狱里?”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接到一位年轻人的求助。这位老人参加过多种传销项目,如今,又陷入了“民族大业”的骗局之中。声称要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看似简单的骗局,一些中老年人却对此深信不疑。(10月17日新京报)

微信上的所谓“民族大业”,号称可分“兆亿元皇家资产”——如此天方夜谭的骗局,竟圈来30多个省市上万名受害人、一亿多元受骗资金。据说在微信群里一个声称发善款50万免费项目报单表上,即有超过6000人资源交上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卡号和开户行,甚至银行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说起来也不复杂,操盘的是传销分子,洗脑的是看家本领。骗子演技爆棚,老人活生生成了“傻多(人傻钱多速来)族”。

公众难免要问一声:究竟是骗子套路深,还是老人脑袋不太灵?一个现实令人错愕:在诸多涉众型经济诈骗案里,本该见多识广、吃堑长智的老人,却前赴后继跳进了骗术并不太高的“坑”。 近日,由北京老龄办、致诚公益•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联合发布的《老年人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风险调研报告》中指出,针对老年人的此类犯罪主要集中于投资、理财以及购买药品、保健品等方面,被骗老人经济损失个案最高达300万元,52%的老年人因害怕子女埋怨不愿告诉子女,75%的老人遭侵权后会主动寻求帮助,但维权实践中往往遭遇立案难、罪与非罪界定难、挽回损失难等问题。

有个细节蛮有意思:据说在“兆亿皇家资产”骗局中,在骗子们的语境里,老人们是“不穿军装的战士”、是在铸造抵御外敌的“经济长城”,是在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这让他们倍感振奋,也因此,尽管家人亲戚解救,仍拉不回老人在骗局中的一意孤行。老人为何成了主流骗术的“重灾户”?这个问题看似新鲜,但其实并不深奥。犯罪学家汉斯·冯·亨蒂希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说过,“老年人握有大多数的累积财富和财富给与权。同时,他们身体虚弱、精神衰弱。财富和身心脆弱的共同作用使得老年人处于危险之中。”可见,上当受骗,不是中国老人一家的烦恼。有钱,有闲,有创富热情和价值实现的渴望,却找不到纾解的正途,能只怪骗子功夫深吗?

中国社会还在老龄化的路上狂奔。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出生率的持续下降、预期寿命的持续上升,更成为老龄化路上的“加速度”。这个时候,如果老年事业嗷嗷待哺、老年产业百废待兴,骗子不费吹灰之力,自然盆满钵满赚翻天。在这个问题上,仅仅埋怨子女跟老人之间隔着“一碗汤的距离”、或者归罪于老年人的防骗能力孱弱,太过轻佻,更非解颐之计。事实上,这些年,《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等制度关怀也不少,他们真正缺的,也许未必仅仅是火眼金睛的识破能力。

老人们为何深信“兆亿皇家资产”骗局?这个问题,在打击诈骗犯罪和鼓呼常回家看看之后,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答案。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