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李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但对中国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而且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栖息地,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自我确认、自我阐释、自我表达的符号系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依旧巍然屹立的精神支撑,是人类文明百花园的绚丽花朵。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造文化新辉煌的伟大创举,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以民为本、仁者爱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和而不同、和谐万邦,等等,这些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精髓渗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民族复兴的永久势能和不竭动力。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断,至今仍然保留着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是中国人民赖以学习和吸收异邦文化的本源。

中华传统文化同以古希腊、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古代文化是在极不相同的背景下、在漫长的自我演进过程中独立发展起来的具有原创性的文化积累,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补充,都在人类共有精神财富的坐标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传统文化重视竞争与理性,同资本主义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同社会主义理想与追求紧密衔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天,人类文明的交汇正在从量变转向质变,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文化。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新的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时代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