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行动路径
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实施,要求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需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也有赖于党的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内政治生活的性质是“政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明确政治方向,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发展给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新要求,创新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要求和方式,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在党内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含糊其辞、态度暧昧,而应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始终坚持正确政治立场,使党内政治生活富有原则性。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体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在党内居于重要位置,党内政治生活状况一定程度上是由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决定的。比如,党内民主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党内决策能否依据民主原则和程序,党员能否表达自己的诉求,实现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与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直接相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而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否正常开展,与领导干部的胸怀、境界直接相关,领导干部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从谏如流,党内批评才有展开的可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党的高级干部。党的高级干部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充分发挥党内民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为全党作出表率和示范,才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以党的组织生活为载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化,需要借助组织生活这一平台和载体。为此,必须使党的组织生活常态化,通过“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使党员干部明确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基本准则,明确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要求、行动要领,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自觉遵循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使践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在准确把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基本精神、基本规范、核心要义的基础上,确保其成为领导机关、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研究”(14AZD011)阶段性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