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新环境下的电视媒体发展与创新(8)

摘要:在中国,以电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变化。如何认知这种新环境,并在变化的新环境下找寻自己的发展与创新空间,不仅对于媒体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我们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主流价值观的推行、国家软实力和对外传播能力的提升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3、营销主体重构营销主体过去只有一个观众或者受众的理念,很多的营销其实面对的是电视观众的收视效果或效应。电视观众收视效果和效应,往往要通过收视率的调查来体现。那么,收视率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一些占有少数比例的用户,也就是所谓的收视调查户。这些观众实际上在人群中是非常小众的,一个城市如果100万人,大概有几百个调查户。这几百个调查户是不是能够代表全部?不能,只是是一种概率。随着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实现,尤其是在手机端、电脑端,出现得更多的不是一般性的观众概念,而是点对点的用户概念。

如果过去电视台对于观众或受众,只是一个面向的概念,也就是一个电视台是一个点,发送出去是一个弥漫的面;那么对于今天来说,电视台的发送,到达它的终端,接收方呈现的不是面上的观众,而是点上的用户。也就是一个手机用户、一个电脑用户和电视台的发布之间是点对点的状态。我们必须思考,从传统的观众到今天的用户,它他的体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的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电视观众而言,今天的电脑和手机的点对点用户,他的需求和思维更趋向简单、便利、丰富和实用。也就是说,他希望技术和操作不要太复杂,要更简单;他希望查找和链接更为便利;他希望可看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可选择性;同时还要实用、有用。这就是今天用户思维的基本点,从这些用户思维反观我们的营销主体,就要突破传统的广告主、广告商、广告客户,包括收视率和收视观众群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体验、用户需求和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营销新理念,这是未来电视媒体发展空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在新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空间何在?

在新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空间何在,这是又一个重要题目。关于这一点,一方面,我们对新环境做一个解读;另一方面,对在新环境下电视节目整体的发展理念做一个解读;最后,在电视的媒体当中,它的节目是最主要的生产产品,所以我们需要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因应环境的变化、媒体发展的需求进行创新。结合当下各种类型节目创新的亮点,我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从整体来看,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应该往何处去,秉持怎样的理念?三个核心的点:走什么路、靠什么人、打什么牌。

 第一走什么路在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的道路上,今天我们都有哪些路可走?是走老路所谓走老路,就是回到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用内部小作坊的生产制作模式中国电视节目。这条道路在今天看,尽管依然是主流的模式,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第二条路走洋路,按照西方电视体制或者模式生产的节目,比如过去若干年间,我们大量引进了国外综艺选秀的节目模板,生产出了一大批带有很深的国外烙印的节目模式和节目产品。这些节目模式和节目产品总体上是走洋路,走外国的路。走老路过于保守,走洋路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陷阱。从文化整体的需求来看,走洋路是不能长久的。所以,我们要走新路。结合我们的老路、洋路,在新环境下,我们要大胆开创出有别于老路和洋路的新路。我们要基于自身电视媒体的生产主体、传播主体、营销主体,在调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生产模式、节目的内容模式,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提炼出有中国特色,满足中国百姓口味和需求的中国电视节目新模式。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