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逻辑的一个总体特征是与哲学的密切联系。希腊逻辑诞生于希腊哲学;希腊哲学在逻辑产生之前是希腊理性精神的代表,在逻辑产生以后是希腊逻辑的精神母体。逻辑与哲学也有着很强的互动,每当哲学(形而上学、语义学和心理学)观念出现变化,逻辑理论和实践也倾向于相应的变化;反过来,每当逻辑的方法和程序发生变化,也倾向于引起哲学探索方法和结论的变化。逻辑透过哲学而与科学、宗教、伦理和法律等理智活动联系起来。在逻辑史中,我们甚至能够看到,逻辑的活跃期和沉寂期是如何与相应的西方文明微妙地互动。可以说,逻辑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借助于这种文明的推动,而逻辑本身主动地融入这一文明之中,才能获得活力。
逻辑与哲学的这种相互联系主要与哲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当代哲学研究中有大量不同的方法被使用,然而,演绎论证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哲学方法。哲学作为一门理智学科,对演绎论证仍有重大的倚重。哲学中的概念分析、定义构造、论证建构、一致性检验、辩护和反驳、支持和削弱、假设和预设、归纳与类推、蕴涵与推演、句法与语义、内涵与外延等这些基本方法,都是逻辑杂货店中供哲学家所用的必备品。逻辑之于哲学犹如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犹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家。一个对逻辑精确性缺乏敏感的哲学家,就像一个对色彩或旋律缺乏敏感的画家或音乐家一样,是十分令人沮丧的。
五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强化逻辑训练。批判性思维为培养和强化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一种途径。按照批判性思维,人的思维素质的差异本质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批判性能力的高低。它要求给出一个人的信念或行动的各种理由,分析评价一个人本身或他人的推理或论证,设计构造更好的推理和论证。
在逻辑与伦理类比的意义上,逻辑具有价值功能。逻辑是理智的伦理学。对待逻辑的态度是一个人理智良知的体现,一个人冒犯逻辑,其后果犹如冒犯了公认的道德信条。遵循逻辑是理性人的最低限度,逻辑的界限就是理智的界限,逻辑与理智如影随形。有逻辑的地方就有秩序,逻辑的缺失,就是无序和混乱。为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想辩护是无法想象的。正因为这样,在人类思想上有轻视甚至批判逻辑的,但从未有否定和反对逻辑的。
(朱建平,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