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2)

美好的一天(2)

这里有当地人对外国人的仇恨——国际义工B和翻译达米尔,来到一家小商店,明明看到有绳子,但店主就是说没有。达米尔对B说:“事情很复杂,或许你是外国人,所以他们不卖绳子给你。很多人讨厌外国人,因为外国人带来了战争,你让当地人想起了这里的一切都很糟糕,炸弹、死亡,所以他们恨你。”

这里有对自己国家尊严的维护——同样是B和达米尔,看到一处地方悬挂国旗,他们想借用绳子。可遭到对方的拒绝。他说:“不行,这是我的国家,你拿走绳子,旗子掉下来,现在打仗呢,不能降旗,降下来等于我们投降。”

这里有对战争的控诉——当地小孩尼古拉愿意提供绳子,这是拴在狗身上的绳索。最后,虽然没有拿到拴狗绳,国际义工却意外发现被邻居吊死在屋里的尼古拉父母。“打仗前,如果你是穆斯林,你丈夫是塞尔维亚人,或者相反,那都无所谓,战争一开始就得划清界限。”战争,毁灭了感情,毁灭了亲情,毁灭了生命。国际义工最后终于找到了绳子,而它就是用来吊死尼古拉父母的。电影里有一个绳子特写:它蜷缩在汽车后座,沾着血,随着车子行驶而颤动。看罢,不由令人心颤。

绳子,在这部电影里,是道具,是隐喻,是叙事的连接,是情感的符号。B在寻找绳子而不得时,有这样一段调侃:“这里没有绳子,也许以前这里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绳子工业腹地。村子里每个人都造绳子,每年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里庆祝、唱歌、跳舞。在婚礼上,新人们会送彼此绳子,把他们绑在一起,作为组建家庭的象征。”绳子在B那里,又变成了一种想象。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