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智

唐生智

摘要:南京沦陷后,唐生智避居家乡。与其佛门师傅顾伯叙共同创办东安耀祥中学,研究佛学、哲学、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及古典文学,发扬民族固有文化。并收留一批逃难学生,为抗日培养人才。

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虽仅一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张作霖的奉军,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就在此时,唐的部队中也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分裂:在唐生智率部北伐的同时,被蒋介石收买的唐的老部下夏斗寅师和杨森部乘虚在后方发动了反共的政变,动摇了唐在两湖的群众基础。唐生智此时是同情中共的,对两湖右派势力发动的反动事件表示反对。他说:“国父的三民主义,又名共产主义,最后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造成世界大同。反共产就是反革命。”这倒也暂时维持住了北伐的士气。同时,唐不得已将一大批中共人物礼送出境,其中有日后战功卓著的中共名将黄克诚、陶铸、陈赓、罗瑞卿等。

5月21日,夏斗寅部占领湖北省咸宁、汀泗桥、贺胜桥等战略要地,直趋武汉。叶挺率第24师奋力反击,将夏部击溃。

夏斗寅在宜昌叛变时,唐生智的部下第35军军长何键,亦准备发动事变。他得到周斓报告后,立即饬令何键严加制止,并限令何键所属部队全部按时开赴驻马店待命,继续北伐。何知道唐生智不同意分共,于是趁唐离汉去河南前线之机,派人回湘运动,调许克祥团进长沙,发动“马日事变”,解散了湖南省工会、农会等一切革命团体,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事变发生后,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谭延闿、孙科3人派周斓去湖南代理省主席,处理善后事宜。周不愿就任,乃请示前线的唐生智。唐回电说:你不能跟着何键跑。唐生智回师武汉后,令第8军对进至仙桃镇的杨森部实施围歼,战至6月8日,全歼杨部7个团,杨森只身逃跑。

6月20日,唐生智在汉口演说,指责长沙“马日事变”,声明必须讨伐蒋中正。6月26日,唐生智到达长沙。7月15日,汪精卫召集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做出关于“分共”的决定,公开背叛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随即与蒋介石合流。但唐生智仍认为“马日事变”驻长沙的部队自由行动,非要立即查惩首要,以肃军纪。许克祥闻之,遂率部逃窜湘南、继窜粤北。

7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24次会议讨论联合唐生智反对蒋介石问题时,毛泽东同志说:在国民革命军中有几个师和军反蒋,应促成唐生智和何键分化,拉唐反蒋。在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的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作了历史性的发言:“从前我们说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农民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的……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毛泽东这句话,后来被概括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战略。

三次反蒋 二度下野

1927年,在蒋介石叛变革命、武汉国民政府“分共”之后,身任武汉国民政府第4集团军总司令等要职的唐生智仍坚持反蒋立场,积极主张讨伐蒋介石。8月唐率部东征,令第4集团军夹长江东进讨蒋。第8军和第36军沿长江南岸,35军和第1师沿长江北岸,进至芜湖、合肥、蚌埠一线。逼蒋于8月12日在上海通电下野。

随后宁汉合流。唐生智所部进占安徽,却陷入了北伐军自己阵营中湘、桂派系的相互猜忌之中。10月,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命李宗仁为西征军总指挥兼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西征讨伐唐生智。唐军从芜湖、合肥、蚌埠全线溃退。此时,蒋介石也来争取唐生智与自己捐弃前嫌共同对抗桂系,唐不愿与蒋同流合污,宣布下野,流亡日本。

唐生智被迫下野后,他的部队大部被桂系收编,第8军军长李品仙、第36军军长廖磊都是广西人,随白崇禧攻入华北。

1928年唐生智由日本回到上海寓居。1929年4月,蒋介石委任唐生智为第5路军总指挥,接受驻扎在平津的旧部。5月,唐受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国军编遗委员会编组部主任、第5路军总指挥。10月,受蒋介石派遣,唐携150万元巨款,北上天津、唐山,以“打倒桂系,返回湖南”为口号,一举收回旧部的指挥权。不久“蒋、冯、阎大战”开始。第5路军被调到河南,与冯玉祥的军队作战。唐军先挫后胜,将冯军全部赶回了陕西。一朝得胜,蒋介石又对非嫡系的部队大加裁撤,激起了其他派系部队的强烈反对。

1929年12月1日,唐生智与冯玉祥、阎锡山、韩复榘等75名高级将领第二次反蒋,并就任反蒋的护党救国军第4路总司令。但局势瞬间逆转。原来站在唐生智一边的阎锡山反成了“讨逆军”总司令,率各路人马围攻,不到一月,唐军兵败,唐生智只得只身潜逃东南亚。

1931年2月蒋介石将胡汉民软禁,在国民党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又引发了另一次反蒋高潮。5月,改组派、西山会议派、胡汉民派、林森和孙科派、以及两广地方实力派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唐被推选为广州非常政府国府委员及军委三常委之一,实行第三次反蒋。并于9月以湖南宣抚使名义进军湘南,直逼衡阳。正在此时,适逢“九•一八事变”爆发,唐为一致对外,终于与蒋携手言和,但始终不参加反共、剿共活动。1932年6月唐生智再次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1935年4月,授一级陆军上将衔。12月,改任南京国民政府军委会第一厅主任兼任训练总监部总监。

1936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急,国难方殷。全国人民要求团结抗日,唐生智也主张一致对外。是年底唐又任南京国民政府军委会执行部主任。这时,唐患有严重胃病,有时几乎难以起床。但仍然坚持参与军队调动工作。

临危请缨 血洒南京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9日,上海陷落,日军进逼南京。一向满怀爱国热忱的唐生智早在1934年春即着手制定《京沪保卫战设想和计划》,12月主持南京保卫战大演习。因此,当1937年日军兵临南京城下时,他尽管大病缠身,仍毅然请缨对日作战。

上海失守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7个师另2个旅约20万人,分南北两路直逼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蒋介石连续召开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商讨对策,对是否固守南京举棋不定,“固不知彼,连自己也茫然得很”(《李宗仁回忆录》)。11月19日,在第三次商讨保卫南京的会议上,唐站出来激昂地说:“南京是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陵墓所在,如果弃守,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抗战以来,我们中下级干部在战场上牺牲的很多,但还没有一个高级将领为国捐躯。我愿意防守南京,誓与首都共存亡。”

11月20日,蒋介石宣布迁都,同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任职命令24日才发表),以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编组卫戍军共14个师11万余人保卫南京。其部署:以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蒋介石最精锐部队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等防守市区及幕府山、紫金山、狮子山、雨花台等近郊阵地,作为守卫南京的主力;以第2军、第74军、第66军、第83军各2个师防守乌龙山、栖霞山、淳化镇、牛首山、龙潭等外围阵地;另以第103师、第112师防守镇江。

12月4日中日双方开始小部队接触。6日,各路日军抵近栖霞山、汤山、淳化镇、秣陵镇,对南京达成三面包围。7日,日寇发起攻击,经两天战斗突破外围。守军退守近郊阵地,镇江亦弃守。9日,日寇第十六师攻占麒麟门、白水桥,直插中山门、太平门、和平门;日寇第6师攻占牛首山,但在上河镇遭守军第74军猛烈抗击。同日,日寇向南京城内空投了“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在10日以前投降,但中国军队没有理会。10日,日寇对南京发动总攻,日寇第9师首先向地形上比较容易进攻的光华门发动攻击,并曾一度占领光华门。最有战斗力的守军第87师与教导总队发动反攻,将日寇突击队歼灭,当晚夺回原有阵地。日寇第18师攻占芜湖,切断守军西撤退路。日寇第13师向乌龙山要塞猛攻;日寇第9旅横渡长江,企图夺占浦口,切断守军唯一北撤退路。

白天敌机轮番轰炸,地面炮火密集。唐生智作战指挥部多次遭受敌军炮击,只得乘黑夜巡视各据点,白天用电话指挥中国守军与敌军展开激战,坚守了半余月。阵地屡失屡得,彼此伤亡惨重。日寇伤亡高达4万余人。

11日,蒋介石发来急电:“如情况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12日,日寇第9师进攻雨花台,遭守军第88师顽强抵抗。日寇继而突入光华门激战,大火四起,战况十分惨烈。唐生智见战局实难挽救,遂于12月12日下午召集师长以上军官紧急会议,奉命下达弃守南京、分别突围的命令。但是,有些军长、师长并没有将突围的命令传达下去就一走了之,以致群龙无首,齐趋城北挹江门夺路逃生,造成极度混乱。当时宋希濂部下任戒严部队扼守挹江门,未悉撤退命令,忽见友军狂退,以为是逃跑,立即掉转枪口向乱兵扫射,自相戕杀。唐于当晚率少数人员渡江,一路步行经滁州撤转到汉口。守军只有少部分侥幸脱险,未能撤退过江的大批部队,扔掉武器,脱下军装混入老百姓中间,留在了城内。12月13日晨,日寇3个师团相继入城,南京陷落。悲壮的南京保卫战结束。

日寇占领南京后,进行了亘古未闻、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强奸和大抢劫,30多万中国军民的鲜血染红了滔滔长江。史称“南京大屠杀”。六朝繁华古都的南京城沦为一座白骨累累、阴气森森的“鬼城”。

客观地说,当时,蒋介石幻想英美调停,止住日寇铁蹄。但日寇竟然在没有军需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借淞沪会战余威一路杀来。蒋介石则一惧日寇锋芒内心欲弃守南京,二惧民意指责“不战而逃”要象征性守南京。结果,战役未起而国都先迁,兵士用命而将帅自散。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