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地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纪检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必须以全会精神为战略指引,精准着力、主动用力、持续发力,把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落实到工作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加快“四个宁夏”建设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和推动力。

思想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内容和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厚植党员思想沃土和履职根基。第一,政治定力要坚如磐石、毫不动摇。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站稳政治立场,矢志不渝地强化政治自觉,勠力同心地履行政治担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第二,理论武装要常抓不懈、毫不含糊。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当前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丰富内容形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将全会精神入脑入心。第三,党性修养要千锤百炼、毫不松劲。党员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锤炼。近年来,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受到了洗礼,党性进一步增强。要应时合势、趁热打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党性修养再正一正,把党员义务再理一理,做到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

纪律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加强纪律建设上使真劲、下苦功,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第一,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是前提条件。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在法律底线之前架起带电的“高压线”,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演变成大过、由违纪变成违法。要将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强化党的意识作为党员教育培养的必修课,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第二,监督执纪要实现标本兼治,这是本职所在。要找准在党内监督体系中的职责定位,把握好党内监督的任务、主要内容和重点对象,坚持执行纪律一寸不让、加强监督一刻不松,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感受到党内监督的“存在感”。要把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准则》《条例》情况作为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助推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落具体。同时要深化问责工作,对违反纪律的行为敢于亮剑、严肃查处,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管党治党新常态。第三,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规范,这是基础工程。当前,党内有规不守、有章不循、无政治敏锐性、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仍然存在。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坚持以《准则》为基本遵循,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让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员的一种担当、坚守和责任,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