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政治生态是纪律检查机关重要职责

净化政治生态是纪律检查机关重要职责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纪律检查机关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切实担负起责任,把净化政治生态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努力做净化政治生态的“助推器”“净化器”“增压器”。

严格监督,努力做净化政治生态“助推器”

《准则》明确提出,“全党要坚持不懈努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条例》专章规定纪委监督的职责任务,突出了纪委在净化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作用。纪律检查机关要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突出问题导向,发现和解决损害党内政治生态的种种问题,努力做净化政治生态“助推器”。

抓住“关键少数”。“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肩负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推动党的各项工作的神圣职责,一言一行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首先要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管好。要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谈心谈话、述责述廉以及个人事项报告和重大事项记录、公开、报备等监督制度,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要注重发挥纪委双重领导体制优势,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推动政治生态不断净化。

用好巡视“利剑”。《条例》对巡视巡察工作进行了战略性制度安排,突出了巡视巡察的政治要求。净化政治生态,必须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重点巡视巡察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尊崇党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执行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选人用人情况,发现问题严肃处理、督促整改,形成震慑。

擦亮派驻“探头”。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在净化政治生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派驻机构要适应净化政治生态要求,深入了解、全面掌握所在部门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等情况,擦亮监督“探头”,延伸监督“触角”,及时发现政治生态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报告、早处置,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严肃执纪,努力做净化政治生态“净化器”

管党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净化政治生态,靠什么净?关键靠严明纪律和规矩。严肃执纪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重要职责,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手段。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清除政治生态污染源,净化政治生态就有了基础保证。

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纪律检查机关必须强化“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作风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良好的作风孕育良好的政治生态,良好政治生态又造就良好作风。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抓好作风建设,坚持抓常、抓细、抓长。要把防范和查处隐性、变异“四风”作为重点,着力在反回潮、防反弹上下功夫,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持久化。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腐败是侵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是污染良好政治生态的雾霾。惩治腐败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责主业。纪律检查机关必须聚焦主责主业,完善及时揭露、发现、查处腐败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在清除政治生态污染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中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