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更好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勇于突破思想观念障碍 ●勇于冲破利益固化藩篱 ●勇于攻克体制机制痼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战略,需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来贯彻和体现;作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也都需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实践中来突破。
勇于突破思想观念障碍。“四个全面”,蕴含着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全面深化改革,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全面依法治国,体现着公平正义、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守法诚信;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着忠诚、干净、担当……这些新的理念和观念,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新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伟大征程中,无论推进哪一“位”建设,都要来一场从旧有思想困境中突围的“思想风暴”,主动向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看齐,向“四个全面”体现的思想观念对表。比如,在经济建设领域,要痛下决心坚决纠正盲目追求GDP增长的错误政绩观,切实把思想观念转变到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正确要求上来。
勇于冲破利益固化藩篱。从一定意义上讲,“四个全面”反映了我们党敢于为了人民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铁肩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而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铁肩担当;全面深化改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通过改革来触动既有利益格局、确保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铁肩担当;全面依法治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通过建设法治中国来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的铁肩担当;全面从严治党,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通过革弊鼎新来扼守执政为民底线的铁肩担当。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推进哪一“位”建设,都绕不过打破利益固化樊篱的问题。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多谋善断的智慧,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最受益的问题入手,积极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在继续做大利益增量的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特别要重视抓好对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重点、路径等的统筹安排、科学谋划,构建起防范和规避利益固化的有效制度与长效机制。
勇于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当前,我国一些领域的具体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空白点”和“薄弱点”,乃至还有一些顽瘴痼疾。“四个全面”,致力于健全完善我国各方面的制度机制,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的强大法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健全完善发展各领域的制度机制;全面深化改革,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直接聚焦制度机制顽瘴痼疾;全面依法治国,注重健全完善法治领域的制度机制;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健全完善党建领域的制度机制。攻克顽瘴痼疾、完善各项制度机制,最终都要落实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制度建设上来。比如,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制度机制方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等。面向未来,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扎紧制度篱笆,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出更为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执笔:刘光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