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伦理意蕴正进一步显现

“中国特色”伦理意蕴正进一步显现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而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正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与落实。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伦理范式,体现永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关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伦理意蕴进一步显现,实现了科学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执政伦理: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伦理的善恶与否,最根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谋取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伦理的价值目标与原则。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不变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执政伦理最高价值目标与原则的具体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于保障人民利益增长,着眼于满足人民愿望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积小胜为大胜,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认可。

文化伦理: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伦理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态度,体现着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在与外来文化的比较、选择中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信赖。坚定的文化自信是自身文化获得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对待自身文化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认真传承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党和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加强革命文化宣传教育,用好用足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用红色精神教育人、塑造人。

要增强文化自信,必须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先进文化中的指导地位,深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和“落地”,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还要看到,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自信。要通过教育引导、宣传舆论、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等途径,运用故事化表达、形象化解读、典型化示范等方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