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厚植发展优势、提高经济潜在增长力的对策建议
根据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学者们的判断,我们对破除发展瓶颈、提高经济潜在增长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适度调整宏观调控目标预期。在潜在增长率下降后,应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目标预期,运用新的增速标准来研判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定宏观调控目标,防止过度刺激,据此国内外专家预测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6.5%左右。同时,应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为抓手,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要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创新驱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逐步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还应注重基础研究投入,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完善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政策,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三要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供给能力。改善民间资本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继续推动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适当地减免中小企业税收,减少行政性收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鼓励创业制度,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产业领域的改革,要理顺价格关系,切实放宽行业准入。
四要着力提升人力资源水平。要优先发展教育,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规模,重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优化人力资源水平。适当压缩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中等教育招生规模,培育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级技工人才。
五要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六要不断深化重点经济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本市场发展,适时推进利率、汇率和要素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保障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取向的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水平;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快新农村建设。
七、扩大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大力提升后发优势。积极适应国际投资贸易机制和规则中的新动向、新趋势,抓住机遇统筹国际国内发展,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继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溢出效应。一要继续扩大市场准入,更加重视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建立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建立出口加工区,有效推广复制自贸区的先进做法。二要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我国外汇储备的巨大投资效应,加快实施 “一带一路” 战略,加大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力度。
【作者陈安国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方案研究院副院长;梁洁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博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