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大略”之地位
《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来诸葛亮官至蜀汉丞相,而石广元三人果真只任至郡守一级官职。据此,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观其大略”似乎是比“务于精熟”更优越。其实,优劣不能概而论之。诚然,石广元三人只任至郡守一级官职,但在当时也是饱学之士。后来,诸葛亮对于石广元、徐元直等人没能担任更高官职也心生感叹,说:“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也就是说,凭他们几个人的德才,是完全可以胜任更高级别管理职责的。这是第一。第二,人才队伍的优质,不仅在于单个人物的杰出,更在于结构层次的优化。顶级的战略人才终究是极少数,也只能是极少数。如果很多人都去“观其大略”,轻视具体事务,鄙薄技术工作,对于团队来说未必是件好事情。第三,战略设计的落实,必须依托权力的中枢结构。但并不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就都能受到高层的关注。荆州的刘表素有好才之名,人称“八骏”之一,但对诸葛亮过人之处却并未认可,正所谓“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常抱膝长啸”,大概与他满腹韬略却无处施展有关。如果不是刘备大胆启用,孔明也可能会终老隆中。相反,中下层管理却更多地带有技术性质,因此也有更多的能动性,务于精熟显得更加必要。综上,是倾向观其大略,还是选择务于精熟,既要看个人抱负、才智禀赋,也要看现实的职责和可能的职业机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