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军:春风拂柳品柳诗

于永军:春风拂柳品柳诗

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苏轼《洞仙歌·咏柳》)大地春回,柳色青青。此时,或郊外踏青,或伫立湖畔,高哦低吟几首如此美妙的咏柳诗,感受柳的风姿,品咂诗的寓意,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柳的故乡。古往今来,柳树一直为文人骚客所青睐,以柳为题材,留下了大量的柳诗。杜甫的《腊日》,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的佳句,描出了早春的风光:别看萱草还在遭受着霜雪的袭扰,但柳条已泄露出了春天的消息。字里行间,洋溢着“春来了”的喜悦。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柳树比喻成了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少女,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充沛着青春活力,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个“小家碧玉”的成语。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将柳树写得意气风发,一副春风得意、乘势而上的精气神。而杜牧的《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则描绘了古人折柳相送的惜别场景,既依依相惜、愁肠百结,又缠绵动情、寓意幽深。尤显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当推李商隐的《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诗中虽然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写柳,咏吟间,眼前仿佛晃动着一位窈窕女郎的身影,婀娜多姿且多情。

诗寓画,画藏诗。在柳画上题咏柳诗,常常透着画龙点睛、诗画互融的艺术张力。如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在《黄山游踪》画作上如是题道:“明明垂柳下,春水满山田,农夫寒带雨,耕破一溪烟。”题画诗与画面浑然一体,相辅相成,大大丰富了画的意境。扬州八怪之一的李蝉在《桃花春柳图》画上题:“数枝可作先生传,凭瓣曾迷汉魏来。”虽然只有两句诗,却与画作情景相辉,予人以思想的空灵:柳是豪逸斜出的疏柳,临风飘举,婷婷袅袅;桃花是屈曲盘旋的虬枝,修炼得刀枪不入,却是暗藏了侠骨柔情,它定是出自陶潜的桃花源。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尤其喜爱以柳诗抒情,一幅《月上柳梢头》,把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意,体现得惟妙惟肖:画面上,粗壮的柳枝伸出院外,微风拂柳,密叶垂垂而长,一位楚楚可人的女子隔墙倚于下,惆怅忧伤。夜黑,月幽,柳凉。诗意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意,给人一种思想的恍惚:心上的人儿,你现在哪里?画已非画,而是留在心间的万般愁思。

诗人所处的境遇各异,借柳抒发得情感也往往不同。如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以柳寄情,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郎君的船儿系住,表现了优雅的伤怀。李峤的《柳》:“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大概是由于隋唐顶级门阀望族家境的熏染,诗人将杨柳写得典雅华丽,虽是伤别离情,亦显豪华非凡!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如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却借柳树流露出了内心的不平与惋惜,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白乐天先生的《杨柳枝词》二:“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借柳树“含露啼眼”的诉苦与柳枝轻缦舞腰的“示怜”,发出了对古代送别折柳惯习的批评,表现了诗人超前的环保意识。

诗言志,言为心声。咏吟柳诗,我最欣赏作为诗人的毛泽东那首《七律.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在这里,杨柳不再是“柔弱”、“伤感”、“相思”等愁离别恨的代名词,而是满怀豪情的人们充满希望、活力四射的象征。一句“春风杨柳万千条”,尽现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机,给人以勃勃向上的力量,真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用。同时,也显示了诗人胸中有日月、诗里有乾坤的豪迈气派,足谓千古一诗,无与伦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