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为什么定为6.5%左右?

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为什么定为6.5%左右?

mmexport1489055638023_副本

(胡敏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左右,引起了各方关注。经济增长速度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指标,对经济运行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那么,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左右,到底有哪些考量?国家行政学院胡敏研究员在《经济增长目标与宏观政策选择——学习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第一,总量基数已经较高,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与压力必然随之增加,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符合客观规律,2017年6.5%左右的经济增量与2016年6.7%的经济增量相当。

第二,未来几年保持6.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够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稳中求进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和方法论。2017年十九大将召开,政府政策的主基调更加要求稳中求进。保持6.5%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既不会失速,又能稳住大局,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第四,稳增长主要是为了稳就业。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和就业增长情况看,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城镇新增就业170万人左右。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6.7%,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由此可见,2017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经济增长就需要达到6.5%左右。所以,这一增长速度可以满足新增就业的需要。

第五,保持经济增长6.5%左右的速度还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集中精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与各方面需求升级相适应、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持6.5%左右的增长速度,可以使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提质增效。2016年,在经济增长6.7%的条件下,我国物价基本平稳,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就业增长超出预期,民生持续改善。特别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农业稳中调优,粮食再获丰收。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的新天地。

对于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看具体数据,也要看其背后的质量和效益。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可以说,只要稳住了这一增长速度,就稳住了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和市场预期。2017年,在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速下,经济结构必将进一步优化,中国经济可以继续乘风破浪,当好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

对于6.5%左右的增长目标,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保持这一增速确实有必要,且实现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关于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是否有望超过6.5%的提问时表示,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另一个是道德基础。目前来看,只要保持经济增长效率,2017年就有可能突破6.5%,也有可能在经济中有更多成就。

要实现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用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说,就是“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对于困难,从外部来讲,我们还要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局面。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就内部来说,我国发展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我们的信心不可动摇。这个信心除了五方面考量以外,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充裕、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配套齐全、科技进步加快、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宏观调控还有不少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

(本文摘编自宣讲家网报告文稿胡敏《经济增长目标与宏观政策选择——学习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