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常在“每事问”

真知常在“每事问”

古籍《独醒杂志》记载,宋人马正惠将珍藏的《斗牛图》展于厅堂,一个交田租的农夫看到此画却暗暗发笑。马正惠疑问其故,农夫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当牛相斗之时,尾巴夹于两股之间,画上的牛却都翘着尾巴,不合常理。马正惠听后深为叹服。

“知画”之人所珍视的佳作,“知牛”之人却看作是笑话,这一现象引人深思。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固然可以高于生活,但却不能脱离生活。“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倘若与客观事实不符,无论绘画技法多么高妙,也难免闹出“牛画非牛”的尴尬。

“画”是形式,“牛”是本质,不“知牛”,就谈不上真的“知画”。正因如此,很多画家注重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赵昌经常在清晨绕栏玩味,对花调色当场描绘;易元吉为了画猴,深入荆湖深山,观察猿猴野生情状;韩若拙画翎毛,每作一禽,自喙至尾、足皆有名,谙熟解剖结构。北宋著名画家郭熙也在《山水训》中讲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只有深入体察自然,才能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十里之间耳不能闻,帷墙之外目不能见。在整个世界面前,个体的智慧和经验总是很有限的。如果“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就容易成为别人的笑柄。王安石读到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他不知“明月”是一种鸟,“黄犬”是一种虫,于是把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自以为得意,其实却弄巧成拙。

“真则朝日夕月,伪则朝花夕槿也;真则精金美玉,伪则瓦砾粪土也。”可贵莫如真知,而真知常在“每事问”。《吕氏春秋》记载,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司马迁遍访河山搜集遗闻古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拜车夫、药工、捕蛇者等为师……只有做到博学、切问,才能在“千淘万漉”的实践中,收获“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成果。

“知牛”好比看清上山之路,看得清了,才能攀上“知画”的高峰。这一提炼升华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福楼拜“一页写了五天”,才留下享誉寰球的经典小说《包法利夫人》;斯诺用了4个月的时间采访延安,写满了14个笔记本,耗去24个胶卷,经过数月才完成《西行漫记》。

反之,如果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就容易“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上世纪70年代的一本教材中写道:今天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有很多穷苦的孩子,像安娜一样,依旧遭受像狄更斯时代那样的贫穷和压迫的苦难。邓小平得知后,专门作过批示:这是编者和出版社对外国无知的反映。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为官从政亦是如此,必须多察基层实情、多听官兵心声,才能获得“真知”。时下,一些同志也一趟趟到基层去,却发现不了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调研作风不实。有的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也有动作、也出材料,但却不实在、不管用;或是自己不调查不研究,对别人的“二手材料”也缺乏分辨和评判能力,对一些看似辞藻优美、实际毫无用处的“锦绣文章”赞不绝口。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基层官兵笑话的对象。

探求真知,就必须沉下心、俯下身,鞋上沾泥、身上沾尘。只有和官兵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饭,才能使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获得真实的信息、有益的启示。如此一来,对于调研报告是否扎实、方案计划是否可行、对策建议是否精准、发展蓝图是否顶用,才具备真正的评价和鉴别能力。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