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扶贫攻坚做出重要论述,强调要聚焦脱贫攻坚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明确目标要求,完善工作部署,扎实打赢全面脱贫的攻坚战。现在,我们离2020年越来越近,完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中国经济网 3月20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集全力投身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中来,层层立下“军令状”,党政一把手承诺“不摘‘穷帽’就摘‘官帽’”,“不脱贫、不摘帽、不换人”。
据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6年4年间,全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贫困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达地区加强对口帮扶和积极支援,充分显示了我们国家巨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当前,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还有不到4年时间,4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意味着每年要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而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今年要完成1000万的减贫任务,就需要啃下这最硬的“骨头”。在这个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当口,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重要讲话,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作为我们基层干部,尤其需要增强历史使命,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勇于时代担当,不断增强必胜信心,全身心投入,为全面小康补齐“短板”、打牢“根基”。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激情”不减。脱贫攻坚要像干自己的事情那样,要有拼劲,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一事无成,要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闯精神,要有钉钉子的执着精神,不完成任务不罢休,不取得实效不收手,不因个人得失、进退留转、困难挫折而忘记自己还是干部,要用“精神欲望”支撑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用手”去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切脱贫攻坚工作最终都需要基层干部去落实,哪一个环节做不好、没跟上都会影响最终脱贫成效,脱贫攻坚是国家大事,也是老百姓得实惠的实事,更是我们干部义不容辞必须干的事,不能马虎,也不敢马虎,要亲自管、亲自想、亲自做才是最实在的路径,“甩手掌柜”永远都是“甩”的自己,越喜欢“甩手”必将“越甩越远”。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用眼”去看。用眼看什么?看贫困对象准不准,看帮扶工作实不实,看贫困对象发展门路对不对,看自己做的怎么样,看别人做的好不好,看还存在哪些差距,看贫困群众是否能如期脱贫,这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向前看,向上看,还要用“真心实意”充满关怀的眼光看。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用心”去听。怎么帮扶的好?需要做些什么?有什么困难?有哪些好的措施?贫困村落后在哪里?贫困户差距在哪里?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倾听,只有他们说出来,我们耐心的听,才是最真实的,也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脱贫攻坚连着百姓致富期盼、党的为民情怀、国家长治久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作为基层干部,当务之急就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扎根农村、心系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者单位:务川县茅天镇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