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双跃:发挥社会参与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贾双跃:发挥社会参与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参与有助于实现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转换,减轻政府在社会动员过程中的压力,提高政府动员的效果;还有助于增进不同群体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凝聚社会力量,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感。

社会参与,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福祉或者基于共同的兴趣和信仰而组织起来的参与行为,比如,参与志愿活动、公共建设、公益服务以及公共文体活动,等等。这种参与行为可以汇集力量,帮助社会成员树立积极的社会目标和人生态度,使社会成员重新回到一种全新的集体生活中,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使当代政府管理面临多重考验。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社会治理”理念,其主要用意之一,就是推动社会成员共同行动,维护公共福祉,参与社会秩序构建。显然,社会参与作为一种集体行动的方式,对新时期社会治理和社会秩序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首先,社会参与有助于实现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转换。在过去的管理理念下,政府常常被认为是社会事务的裁决者和社会行动的指挥员,而社会参与则认为,社会可以通过追求共同的目标实现自我管理,政府介入社会参与的角色可以转换为目标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角色转换不但可以减轻政府在社会动员过程中的压力,同时,又可以提高政府动员的效果。其次,社会参与能够减轻国家社会治理的成本。在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下,政府的角色近似于全能政府,几乎是独立地承担起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既要负责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投资,又要负责社会公共事务的建设、运营以及维护,结果是极大地增加了政府治理的成本。社会参与的介入能够有效降低这种治理成本,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近年来,我国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兴起了一股“政府出资,农民投工投劳”“奖补结合”的浪潮,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而且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建设质量。

社会参与是预防社会隔离的重要机制。在现代社会,利益的多元和社会的分化难免会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偏见和紧张。近年来,向上流动的困难以及不断出现的“社会固化论”表明,群体间的不理解和隔离趋势日益明显,而这种隔离趋势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群体间的对立情绪甚至是矛盾冲突。对于如何治理社会隔离,社会学开出的药方是构建开放社会,也就是使社会网络包含大量的、高度多样化的社会接触和互动。在这里,如何引导社会成员走出家庭、走出自己的小群体,参与到更为广阔的公共生活中去,成为建设开放社会的关键之处。

在建设开放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参与成为社会的重要黏合剂。一方面,社会参与扩展了社会成员的接触范围。社会参与有助于社会成员培养起他们的社会联系,特别是增进不同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加社会接触的异质性,使不同群体之间保持连通性。这种接触范围的扩大和连通性的存在,使社会不至于分裂为一些互无往来的群体,从而可以有效阻止社会对立情绪的出现。比如,在志愿性活动中,不同背景的社会成员聚集起来,围绕公益目标展开共同行动,可以有效黏合群体间交往的距离,增加不同群体间的社会互动频率。另一方面,社会参与能够增进不同群体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在缺乏沟通和互动的社会中,无法实现群体间的了解,而缺乏了解则会导致社会的不信任。这种误解和不信任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比如,社会中存在的仇富心理、伤医现象等等,本质上都是源于群体间的身份隔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了解和不信任。而社会参与则在通过参与过程中的互相合作、互相沟通,可以有效减少群体间的刻板印象,使社会成员间的相互认识丰富起来,从而增进不同群体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

社会参与是提升社会凝聚力的重要载体。现代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个不同于集体主义时期的个体化社会。这样的社会充分释放了个体的自由权利以及创造力,同时,也提出了新时期如何重建社会凝聚力的问题。这里,社会凝聚力主要体现为社会成员对所处社会的认同,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整体意识。

社会参与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机制提升社会凝聚力。一是赋予社会成员主体资格。在科层化社会中,离开了单位、家庭以及个体的小圈子,人们很难在抽象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身份位置。而身份是与责任紧密相连的,很难想象,一个无法明确自身社会主体身份的人,能够感受到自身对社会的责任。通过社会参与,首先解决了社会主体身份的问题。个体在参与过程中,他们以社会一员的身份履行义务、展开行动,很容易产生作为“社会主人”的感受和认同,构建起社会主体身份,以及与主体身份相联系的社会责任感。二是构建个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参与促使个体离开私人空间,加入公共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效能,感受到自身对社会的有用性。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动能够给社会带来有益的改变的时候,往往变得更加乐于参加公共行动,甚至是主动参加公共行动,当更多的人主动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时,社会凝聚力必然提升。三是构建一种互惠的社会关系。如果说社会参与实现了个体在公共事务中自由、自觉的联合的话,那么,在这样的联合行动中,社会参与同时也构建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关系。每个人在参与过程中都享受到精神上的肯定和愉悦,同时,通过个体对社会作贡献,整个社会的公共福祉得以提升,反过来,每个人又从公共福祉的提升中获益。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惠关系,使个人重新发现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效地凝聚社会力量。

总结上述三种机制,很显然,一群拥有主体身份、主体意识、主体责任,并且生存在和谐的互惠关系中的社会成员,必然能够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社会。

社会参与是增强社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面对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高度理性化的社会,如何建设现代人感性的生活,是构建现代社会秩序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构建感性的、充满温度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社会成员的幸福感。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参与本身就是感性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许多社会参与并不是完全建立在经济理性的计算之上,而是建立在对志愿精神、自治精神、人本精神等价值的主观认同之上,其参与的出发点就是社会成员在价值或兴趣爱好上的一致。

除此之外,社会参与还可以通过如下机制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感。一是构建社会贡献。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重要的事情,使社会成员形成“社会中重要一员”的感觉,这种自我认知本身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幸福感。二是构建对社会前景的乐观评价。也就是通过社会参与,使参与者相信:他所身处的社会是拥有发展潜力的,并且,这些发展潜力完全可以通过公共机构和社会成员的行动变成现实。一个对发展前景持有乐观估计的社会,自然是一个有盼头、有希望的社会,其幸福指数自然比较高。三是构建积极温和的社会态度。消极、对抗的社会态度将导致社会戾气,社会参与不仅可以减少对抗情绪,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比较温和、积极的社会态度,比如,信任他人、相信人性中善的一面等等。这种温和的、积极的社会态度显然有助于提升社会幸福感。四是构建对世界的理性认识。通过社会参与,社会成员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变得更加理性,对现实世界的预期也会更加合理。因此,不会因为存在一点社会问题就对整个世界持有悲观、失望的态度。由于有了对现实社会的合理预期,每取得一点进步都会得到社会成员的加倍珍视,尤其是当他们认识到有些社会进步与自己的参与行为相联系的时候,这种幸福感会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