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政懒政怠政官员应有长效机制

治庸政懒政怠政官员应有长效机制

记者从3月21日举行的省政府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去年,云南省政府系统加大源头反腐力度,坚持以权力“瘦身” 为廉政“强身”,共有5819名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4508名领导干部因为庸政懒政怠政受到问责。(3月22日云南网)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干事创业的好干部,但也有一些“太平官”,他们秉承“不做事也不出事”的消极态度,占着位子,混着日子。此外,也有一些干部找各种借口“不作为”:紧箍咒多了,不想干事了;违规风险大了,不敢干事了。显然,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庸政懒政怠政,都不是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姿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云南省对相关官员“亮剑”,值得肯定与点赞。

领导干部庸政懒政怠政背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是担心多错多担责;有人则是认为如今制度规定收紧,礼不敢收了、特权取消了、额外的好处没有了,认为“干也是白干”,进而“能不干就不干”;还有人则是年纪大了,看不到未来,就提前进入“半退休”状态……无论当事人出于何种考虑,形形色色的“为官不为”,都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给群众的办事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会戕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这样的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则这样的寓言故事。一名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做官很清廉,去办事的地方只饮清水,可以问心无愧,但阎王却笑了,并且表示,设立官员的目的,就是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连水都不用喝的木偶,岂不更胜于你?这名官员自然不服: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怒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也说到点子上了。李克强总理也曾表示,“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要‘动刀子’、‘出重拳’、公开曝光,坚决追责!”这就是说,治理庸政懒政怠政,必须零容忍。具体来说,也要多项并举:一则,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觉悟,让其保持自律,二则,则要通过科学的干部选拔机制,形成能上能下的官场氛围,倒逼干部积极作为;三则,要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让干部考核机制更加清晰明了。

对领导干部而言,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是最基本的要求,不作为就是一种“过”,对其进行处理,合情合理。而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不应有庸碌无为者的容身之地。当然,我们更期待着,在清理庸政懒政怠政官员的同时,各地还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治理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没有完成时”的事业。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