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供给侧改革重在产业升级

——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邱兆祥

供给侧改革是改善供给,扩大需求,解决供需错位的重要举措。

“在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而社会总供给的结构优化则立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邱兆祥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供给侧改革,着力加快产业调整和升级,既是当务之急,更是我国的长远发展大计。

解决供需错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17年既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邱兆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表面上看是需求不足,实则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失灵”,即供给不符合需求,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改革是改善供给,扩大需求,解决供需错位的重要举措。因此,要‘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改革要求重回实业,注重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根本,也是供给侧改革见效的基础。”在谈到解决供给不足的实质所在时,邱兆祥表示,推进供给侧改革,其实质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形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供给。

化解产能过剩亟须产业升级

近些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受到重视和政策支持,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热度”还不够高,邱兆祥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存在产能的严重过剩。

邱兆祥具体分析,产能的严重过剩不仅抑制了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而且还使全社会新供给的增长受到严重的拖累。由于不少产能过剩的行业规模大(如钢铁、煤炭等),投入多,涉及面广,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金等资源,抑制了资本向新兴企业和新供给领域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供给领域的发展。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面对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邱兆祥建议,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内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供给质量,增强有效提供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进一步缩短产能,节约投入成本及资源,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有可能投入到产业升级的领域,从而使产业升级更加“热起来”,步伐更加快。“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会使‘中国制造’强筋健骨,提质增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也必定会因而迈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