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不敢担当为什么

扪心自问,不敢担当为什么

摘要:担当体现胸怀、勇气,彰显党性、格局。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怕这怕那,不愿担当不敢担当,说到底还是“私”字作怪,就是怕损害到个人利益。

个人名利得失放下了,觉悟境界提升了,才会敢作敢当、敢闯敢试、敢于负责,多一分坦荡,多一分底气,多一分干事创业的紧迫感

敢于担当,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原因所在、力量所在。90多年来,我们党从南湖红船出发,劈波斩浪、历经风雨、勇往直前,胜利的每一步都是对担当的最好诠释。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爬坡过坎的风险与挑战有目共睹。坚决打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锤炼敢于担当品质,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改革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迎难而上,以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实际行动,为深入推进改革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但也毋庸讳言,确有少数党员干部虽然常把担当挂在嘴边,可一遇到棘手事、触及自身利益的事、得罪人的事就“装聋作哑”;也有的“树叶落下怕砸着”,该破除的不破除,该拍板的不拍板,该抓的工作不抓,而是一味等改革、等政策、等上级发话;还有的贯彻落实上级指示,既不消化更无结合实际,而是“上下一般粗”,看似“不折不扣”,实则消极怠工,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担当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

为什么不敢担当?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怕”。

一怕触“红线”。有的感到,如今纪律规矩严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多干不如少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岂不知,严格遵守制度和规矩,既为干事创业提供了准则,也为干部提供了最好的保护。更何况,严制度明规矩纯正了党风政风、净化了政治生态,堵住了潜规陋习,为干净干事、靠本事创业创造了更大空间。因此,严格纪律规矩不仅不应成为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而且应当成为攻坚破难、有所作为的鞭策和保证。

二怕丢“选票”。有的把“敢担当”与“得罪人”划等号,认为改革中难事棘手事处理得多了,得罪的人多了,关键时刻会丢“选票”。却没有看到,改革固然触动利益,但动的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得到的是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多数人的利益。如果说要得罪人,得罪的也是“极少数”。更没有看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干事、谁在“作秀”,谁在为部队长远着想、谁在打个人算盘,会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应该坚信“公道自在人心”,组织和群众自有公论。

三怕出“风头”。有的信奉“不朝前不靠后,中间跟着走”的中庸哲学,认为“出头的椽子易烂”,与其风风火火,不如稳稳妥妥。然而,投身改革就是要勇于站立潮头,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实践证明,改革强军大业面前,中庸思想要不得,也行不通,不敢“闯”不敢“冒”,改革强军就寸步难行。

担当体现胸怀、勇气,彰显党性、格局。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怕这怕那,不愿担当不敢担当,说到底还是“私”字作怪,就是怕损害到个人利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个人名利得失放下了,觉悟境界提升了,才会敢作敢当、敢闯敢试、敢于负责,多一分坦荡,多一分底气,多一分干事创业的紧迫感。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改革愈是攻坚阶段,愈是检验党员忠诚度是否纯正之时。忠诚不是标榜,而要付诸担当。“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理应成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振奋精神、扛起责任加油干的指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