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从问题入手,抽丝剥茧,查找根源,深化改革,破立并举,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这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深化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遵循和党的纪检监察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努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与此相应,公权力的运行也日趋走上正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然而,大好形势面前,人民群众也有一个乘胜追击的重要期待,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所指出的:“要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从问题入手,抽丝剥茧,查找根源,深化改革,破立并举,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这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深化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遵循和党的纪检监察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努力方向。

那么,我们应从哪些问题入手,去“抽丝剥茧,查找根源”,为“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提供“深化改革,破立并举”的精准靶向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过程中,我想起了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尚在台上时的一件往事:2011年初,季建业在见诸报端、电视节目的照片和影像里,鼻子底下总是“黑乎乎”的。一位跟随他多年的记者发现,原来那是很多没有修剪的鼻毛“髭出来了”,于是便买了一把鼻毛剪送给季建业。当时季虽然嘴上大咧咧地说不需要这东西,但随后没几天,记者发现季再出席场合时,鼻下却干净了。季建业落马后,那位记者深思这个细节,颇有感触地说:“其实只要有人敢提醒他这么一下,他马上就会注意到”,“但这么多年过去,他身边那么多秘书、随从,没人看到吗?从来都没有人敢说,没有人敢提季建业的哪怕一点不好。”

其实,这当中的“没有人敢说”并不奇怪,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个“怕”字。一怕善意遭领导误解,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二怕拿捏不准领导的胃口,不留神越过了容忍底线。原因并不复杂。由于对权力崇拜的错位,其权威和脸面在下属面前往往如乱獗的老虎屁股,容不得丝毫触摸。这种情况下,即使他有时候摆出个“欢迎批评”、“欢迎向我开炮”的姿态,你也不敢当真认实。因为你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吃不准他的“欢迎”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无心无意或假心假意。因此,明哲保身之策就是不吭声,这恐怕也正是季建业之流身边工作人员面对其为所欲为而选择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这种连一撮小小的鼻毛都不敢提醒的集体失语情状,绝非个别仅有,客观上成了一种默许腐败肆行的不良政治生态,但这毕竟是一种无奈,与那种“一手遮天”的强势相比,它的弱势是不得已的。长期以来,官员能否保住既得利益乃至“更上一层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政“一把手”的印象。印象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印象不好,“说你不行,行也不行”。面对一旦得罪了当权者便会存在失去晋升机会或被炒蚘鱼的风险,硬要让人家站出来发声,有敢于直言的正气、豪气和胆气,这就好比让一个打工崽拒绝奖金和升职,未免过于矫情。魏征式的肝胆固然可敬,但现实生活中更可敬的却是唐太宗式的领导胸襟。当权者具有“以人为镜”的雅量,才会有下面敢提意见的胆量。否则,如果面对的是帝辛、周厉王之辈,甘冒丢饭碗乃至丢掉吃饭家伙什而直谏的人,肯定是凤毛麟角。“兕虎在于后,隋侯之珠在于前,弗及掇者,先避患而后就利。”(《淮南子·说林训》)直言忠谏,是就特殊群体的人而言的,对于大众群体也要求如此,便是苛求,往往会脱离实际。个中道理,毋庸赘述。

不过,在眼下的权力政治生态中,有一类人物却需要再认识。他们对待当权者尤其能够左右个人前程的当权者,奴性十足,往往会像哈巴狗一样巴结讨好、投其所好,当权者随便说点什么,他都会引申出“千古绝响”、“旷世高见”,给出“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等啧啧称赞,主要领导放个屁在他那里也能鼓捣出“丝竹之音”、“麝兰之味”;对当权者的意图,他们更是心神领会,“创造性”执行,不管制度规定是否允许,都“高标准执行落实”,端的“会来事”,以致助推当权者在腐败路上越走越远,故而也大都落了一些“领导吃肉我喝汤”、“领导高升我沾光”的好处。然而,一旦当权者失了势、尤其落了马,他们又会忙不迭地以种种理由撇清,“彻底决裂”者有之,“反戈一击”者亦有之。更有乖巧者,竟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控诉“专权”和“霸道”,杀起了“回马枪”。

如果说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那些因怕自己成为皇帝心里“不称职的人”,而最终选择了不发声尚可原谅的话,那么,对那些当初恭维赤祼着的皇帝“身上那件衣服有多美丽”的人,这种致使本来就“自命不凡”的当权者更加飘飘然愈发不知天高地厚而肆行己志的人,则不应当听其一句“迫不得己”就可以完事大吉。因为在当权者走向腐败过程中,他们实际上起了一种催化剂、助推器作用,是事实上的腐败帮凶,或曰“腐败利益共同体”。因此每当有大贪官落马,人们在对贪官昔日之“专权”、“霸道”惊回首时,对贪官身边的这类人物也希望不应仅仅止于客观上的道德审判和公众舆论上的谴责。也就是说,在打倒老虎之后,人们期待对那些曾经狐假虎威,跟随老虎吃过肉、喝过汤的,也来一点“拔出萝卜带出泥”式的客观清算,出一点连带效应。有的地方在有的腐败案件上这样做了,抓出了“窝案”、“串案”,老百姓给予好评;有的地方却显然做得不够,即使明摆着的事儿也“枪口”高抬,以致一些与“老虎”牵蔓扯藤的“苍蝇”仍然还在岗位上“”,甚至有的竟被新用了,群众形容是“只打老虎不打苍蝇”的“半截子工程”。

按照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党的各级组织要敢于较真碰硬,见物见人见细节,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明确要求,标本兼治取信于民,却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设清明政治、廉洁政府所必须的。“老虎”败坏纲纪,“苍蝇”污染风气。不让助“老虎”为虐的“苍蝇”蒙混过关,不让“得了腐败好处”的人“白得好处”,而该让他们得到应有的经济清算和政治规矩。这既是还人民一个公道,也是还法纪刚性一个公道。如果让那些见了好处寻缝猛钻、见事不妙鞋底抹油的“苍蝇”逍遥法外,等于是纵容他们再瞅机会、再找缝隙“下蛆”,也等于在给群众“雪亮的眼睛”点眼药,给党和人民事业、社会政治生态埋下随时都可能发病的隐患。因此,这里既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加以关注,更需要精准靶向,放点实招、来点狠招、见诸实效。至少,不要让这种“病人”再呆滞在岗位上瘟疫党健康肌体、破坏权力生态环境。尽管这其中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但人民群众在期待,社会公义在期待。所以又是必须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