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会神抓冬奥备战 加快冰雪运动普及提高(2)

聚精会神抓冬奥备战 加快冰雪运动普及提高(2)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

补上冰雪运动产业规模不大的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

习近平同志强调,体育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北京冬奥会“对冰雪运动产业也是一个重要导向。希望更多投资者关注中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在经营中壮大实力,在支持中作出贡献”。学习这一重要指示,我们深深感到,发展冰雪运动产业对于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求、扩大群众体育消费、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冰雪运动消费逐年增长,冰雪健身、冰雪赛事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和生活时尚。冰雪运动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广阔,完全有条件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冰雪运动产业规模不大,发展基础较差,产业链不完备,冰雪体育装备高度依赖进口,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冰雪运动消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筹办北京冬奥会的历史机遇,抓住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动冰雪运动产业蓬勃发展。一是制定冰雪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引领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建设冰雪运动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高端、功能齐备、绿色生态的冰雪运动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发挥集聚效应,推动冰雪设施和运动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三是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降低准入门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中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自主品牌。四是优化冰雪运动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业,实施冰雪运动产业促进工程,促进冰雪运动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大力拓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提升群众冰雪体育消费意识,让更多人养成冰雪体育消费习惯。

补上冰雪运动设施不健全的短板,同步推进奥运场馆设施和群众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

习近平同志指出,“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周期长、任务重、要求高,要加快工作进度,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注重实用、保护生态,坚持节约原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学习这一重要指示,我们深深感到,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和保障国家队训练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群众冰雪运动的必要条件。同步推进奥运场馆设施和群众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对于履行国际承诺、办好高水平冬奥会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冬奥会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运动队训练场地设施落后。群众冰雪运动场馆设施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分布不均衡,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需要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配合有关方面,切实抓好各类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配合推进奥运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细化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各项建设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确保建成精品工程。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选择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和有经验的施工企业,确保场馆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充分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元素。在场馆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赛事需求、环境保护和赛后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二是建好运动队训练场馆设施。充分利用首钢厂房及土地资源,新建国家队训练基地。加大“囤雪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吉林北山人防工程等的优越条件,建设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训练雪道,保障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项运动员全年越野滑雪训练和冬季两项4个靶位射击训练。三是建设群众冰雪运动场馆设施。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公共滑冰馆、室外滑冰场和滑雪场等冰雪运动场地。结合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一批综合性冰雪运动中心。鼓励各地利用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用地,因地制宜建设可移动冰雪场地。推动落实《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不少于650座、滑雪场达到800座。要确保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