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创造条件是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要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教育引导,搭建创新平台。”知识分子与环境的关系如同树木与土壤的关系,知识分子的成长离不开工作环境的滋养和哺育。
要为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发挥营造宽松环境。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要尊重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
加快建立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决策机制,为知识分子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平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生命力在于思想贡献与理论创新,是知识分子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为知识分子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政策评估等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渠道。
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更有成就感、获得感。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就是正在推进的相应制度化举措。
生活上关心照顾是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了解知识分子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有关部门要加强相关政策保障,“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环境”。关心知识分子的物质利益,解决知识分子的生活困难,无疑是调动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要多关心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需求。知识分子在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行为习惯、参与意识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与其他的社会群体有一定区别,因此要遵循知识分子的这些特点和规律,用关爱与尊重化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和不良情绪,让他们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
积极主动为知识分子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和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对职称评聘、工资晋升、业务进修、学术著作出版,以及户口、居住证、医疗保健、子女就读等给予关心和照顾,为知识分子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2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